• [  shí zhù  ]
  • ㄕˊ ㄓㄨˋ
  • WYV TFT

食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食筯”。

⒉  筷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食筋”。筷子。

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元理 以食筯十餘转,曰:‘东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。’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暗惑》:“一縑之财,犹且发问。则千石之俸,其费安施?料以牙筹,推以食箸,察其厚薄,知不然矣。”

食箸(shi zhu)同音词

  • 1、事主[shì zhǔ ]

    1.事奉大夫。 2.事奉君主。 3.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,谋划者。 4.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。 5.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。

  • 2、施朱[shī zhū ]

    1.涂以红色。 2.犹言涂脂抹粉。

  • 3、施主[shī zhǔ ]

    1.即檀越。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。

  • 4、施助[shī zhù ]

    1. 给予支持和帮助。如:此事需要上级部门施助。

  • 5、世烛[shì zhú ]

    1.辽官名。即侍中。

  • 6、世主[shì zhǔ ]

    1.国君。

  • 7、食茱[shí zhū ]

    1.见"食茱萸"。

  • 8、食竹[shí zhú ]

    1.指鼠。

  • 9、食筯[shí zhù ]

    1.见"食箸"。

  • 10、祏主[shí zhǔ ]

    1.藏于宗庙中的神主。

食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筷和勺。均取食用具﹐常连用。
  • 2、1.驱马加鞭。意谓奋发向前。
  • 3、1.记载;记录。
  • 4、1.著作﹐论述。
  • 5、1.写作;编纂。 2.写作的成品。
  • 6、1.撰述;写成的作品。
  • 7、1.筷子。
  • 8、1.写作的成品。 2.古代职官名。著作郎或著作佐郎的省称。掌国史资料及撰述之职。宋苏轼有《送岑箸作》诗。
  • 9、长碗短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。
  • 10、土傅籍1.定居而编入户籍﹐为正式居民。
  • 11、朝离1.即株离。古东方少数民族乐名。
  • 12、枓栱1.斗栱。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,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。
  • 13、藷藇1.即薯蓣。
  • 14、藷芋1.即藷藇。
  • 15、藷蔗1.甘蔗。
  • 16、鸀琟1.同"鸀鳿"。 2.鸟名。
  • 17、主诉1.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。2.主要的诉讼。
  • 18、主题也叫“主题思想”。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。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。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,也可以有多个主题。
  • 19、主体①事物的主要部分:合唱队以中学生为主体|主体工程已经竣工。 ②见“主体与客体”。
  • 20、主土1.古代诸侯王始封时,取天子所授之土立为国社而奉之,谓之主土。 2.古代指掌管山川土地和百物生长之事。
  • 21、主王1.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。
  • 22、主桅1. 帆船上首要的桅,通常从船首数起第二根桅。
  • 23、主维1.犹言作主。
  • 24、主位1.君主的权位。 2.主人的席位。 3.谓谨于职守,安于本位。 4.语法名词。主语所在的位置。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﹑句作句子成分时,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。这些位置可分为:主位﹑宾位﹑补(表)位﹑领位﹑副位﹑同位和呼位。在主位的,为陈述的对象,即主语。

食箸的相关查询

食箸的意思解释、食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