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ī zhū  ]
  • ㄕ ㄓㄨ
  • YTB TFI

施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涂以红色。

⒉  犹言涂脂抹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涂以红色。

战国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臣里之美者,莫若臣东家之子……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。”
宋 苏轼 《红梅》诗之二:“雪里开花却是迟,何如独占上春时。也知造物含深意,故与施朱发妙姿。”

⒉  犹言涂脂抹粉。

清 戴名世 《洪崑霞制义序》:“乃一旦见有悦之者,则亦遂施朱涂粉,居然自以为国色。此窈窕贞静之女所疾趋而避者也。”

施朱(shi zhu)同音词

  • 1、事主[shì zhǔ ]

    1.事奉大夫。 2.事奉君主。 3.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,谋划者。 4.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。 5.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。

  • 2、施主[shī zhǔ ]

    1.即檀越。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。

  • 3、施助[shī zhù ]

    1. 给予支持和帮助。如:此事需要上级部门施助。

  • 4、世烛[shì zhú ]

    1.辽官名。即侍中。

  • 5、世主[shì zhǔ ]

    1.国君。

  • 6、食茱[shí zhū ]

    1.见"食茱萸"。

  • 7、食竹[shí zhú ]

    1.指鼠。

  • 8、食筯[shí zhù ]

    1.见"食箸"。

  • 9、食箸[shí zhù ]

    1.亦作"食筯"。 2.筷子。

  • 10、祏主[shí zhǔ ]

    1.藏于宗庙中的神主。

施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。 2.红色的帘绳。
  • 2、1.红色的果实。
  • 3、1.杮子的一种。
  • 4、1.红色丝带。古代用以系印章﹑玉佩和帷幕之类。
  • 5、1.用朱墨书写的文字。
  • 6、1.甘薯的别名。
  • 7、1.红色的丝绳。 2.朱弦。用熟丝制的琴弦。 3.借指琴瑟。
  • 8、1.指南方水涯。《文选.枚乘<七发>》:"临朱汜而远逝兮,中虚烦而益怠。"刘良注:"朱汜,南方水涯也。"一说,地名。见李善注。
  • 9、1.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。
  • 10、1.红色缨饰。
  • 11、1.红绳。旧时端午节用以饰门户,谓可避邪恶。
  • 12、1.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或铭器上拓下的文字或图形。
  • 13、1.朱红色的殿堂。
  • 14、1.山樱桃的别名。
  • 15、1.紫藤。
  • 16、1.古地名。汉武帝时置县,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。后立为郡。南朝梁废。唐武德初置安上县,不久复改为朱提县,天宝中地入南诏,移治今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西南。唐末废。 2.山名。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。盛产白银,世称朱提银。亦用作银的代称。
  • 17、1.红色马蹄。 2.借指骏马。
  • 18、1.指西南方。
  • 19、1.朱红色。
  • 20、1.指古代天子所穿的朱色袜子。
  • 21、1.如网络的红色帘幕。古时挂于殿阁或车箱中,用以装饰或防护。
  • 22、1.见"朱帷"。
  • 23、1.亦作"朱帏"。 2.红色帐幔。
  • 24、即后梁太祖。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。宋州砀山(今属安徽)人。曾参加黄巢起义。后叛变降唐,赐名全忠。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,并乘机扩大势力,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。后被进封为梁王。公元907年代唐称帝,建都汴(今河南开封),国号梁,史称后梁。后被其子朱友珪所杀。

施朱的相关查询

施朱的意思解释、施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