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ū ér  ]
  • ㄏㄨ ㄦˊ
  • QRN QT

忽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一会儿。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内。

⒉  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,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。

⒊  突然;忽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一会儿。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内。

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这忽儿的工人动不动就要打厂,放火!”
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十章:“等忽儿,行李取下来,我跟你走。”

⒉  迭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,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。

管桦 《烙饼》:“瞧,它带着鲜红艳丽的色彩,在夜雾里游动;忽儿飘进了磨房,忽儿飘进了米面加工厂。”

⒊  突然;忽然。

马宁 《红色故乡随笔》:“然而,我却忽儿感到茫然了。”

忽儿(hu er)同音词

  • 1、乎而[hū ér ]

    1.语气助词。用于句末,表示赞叹。 2."乎"和"而"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,因借以指文言。

  • 2、乎尔[hū ěr ]

    1.语气助词。表感叹。 2.语气助词。表询问。

  • 3、呼尔[hū ěr ]

    1.怒叱。

  • 4、忽而[hū ér ]

    忽然(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、形容词等前头):~说,~笑ㄧ湖上的歌声~高,~低。

  • 5、忽尔[hū ěr ]

    1.忽然;突然。 2.假使;倘或。

  • 6、胡儿[hú ér ]

    1.指胡人。多用为蔑称。 2.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。 3.指胡人的儿童。 4.果核。

  • 7、护儿[hù ér ]

    1.狗的别名。

  • 8、护耳[hù ěr ]

    保护耳朵使不受冻的用品。

忽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。
  • 2、1.儿媳妇。
  • 3、为儿童创作的、适合儿童唱的歌谣。
  • 4、1.孩童。 2.比喻亲信。
  • 5、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,就是后缀‘儿’字不自成音节,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,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。例如‘花儿’的发音是huār,不是huā’ér。
  • 6、1.孩子话。多指不切实际的傻话。
  • 7、1.见"儿皇帝"。
  • 8、1.古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。犹言我家。 2.古代青年女子的自称。
  • 9、1.犹儿戏。
  • 10、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治病的一科。也叫小儿科。
  • 11、1.幼奴。
  • 12、①男儿;男子。 ②儿子。 ③称士兵或喽罗:三千~。
  • 13、公马。
  • 14、1.丈夫称妻子,犹言孩子他妈。
  • 15、①男子汉:见义勇为的好~。 ②男孩儿:只有一女,别无~。
  • 16、1.犹儿郎。
  • 17、①子女:把~抚养成人◇英雄的中华~。 ②男女:~情长(指过分看重情爱或与家人之间的感情)。
  • 18、1.儿女对双亲所行的拜礼。
  • 19、1.孩子们;后辈。
  • 20、1.犹儿辈。
  • 21、齿1.幼年。
  • 22、1.小拐杖。
  • 23、1.犹妇孺。
  • 24、1.儿童时代。

忽儿的相关查询

忽儿的意思解释、忽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