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ú kē  ]
  • ㄓㄨˊ ㄎㄜ
  • THT PWJ

竹窠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竹丛深处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竹丛深处。

清 朱彝尊 《御茶园歌》:“云窝竹窠擅絶品,其居大抵皆巖嶅。”
清 查慎行 《武夷采茶词》之三:“黄冠问我重来意,拄杖寻僧到竹窠。”

竹窠(zhu ke)同音词

  • 1、珠颗[zhū kē ]

    1.颗状物的美称。 2.借喻男婴。

  • 2、珠课[zhū kè ]

    1.对采珠者征收的赋税。

  • 3、诸科[zhū kē ]

    1.唐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。 2.北宋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﹑五经﹑开元礼﹑三史﹑三礼﹑三传﹑学究﹑明经﹑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。南宋尽废诸科﹐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。

  • 4、竹刻[zhú kè ]

   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。用刻刀在竹制器具上雕刻字、画,有浮雕、镂雕、阴刻等方法。以上海嘉定所产最著名。竹根雕有时也称“竹刻”。

  • 5、柱科[zhù kē ]

    1.柱身。科,物体中部。

  • 6、朱柯[zhū kē ]

    1.红色的茎干。

  • 7、逐客[zhú kè ]

    1.谓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。 2.指驱赶客人。 3.指被贬谪远地的人。

  • 8、主客[zhǔ kè ]

    1.官名。战国时已有此官,秦及汉初称典客,为九卿之一。武帝时称大鸿胪。汉成帝尚书置客曹,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。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,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,南朝单有主客,唐宋因之。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,为礼部的属司,掌诸藩的朝贡,接待给事等事。清末废。汉时匈奴亦置此官。 2.主人与宾客。 3.接待宾客。 4.货主与顾客。 5.犹主顾。 6.主要的客人。 7.主要与次要。 8.军事术语。指作战双方。 9.文章的章法之一。又称主宾论。以本题主旨为主,以他物相衬为客。

  • 9、主课[zhǔ kè ]

    1. 主要的功课或主修的课程。

  • 10、蛛窠[zhū kē ]

    1.即蛛巢。

竹窠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木器合榫的槽。借喻事物的要点﹐关键。
  • 2、1.动物栖身的地方。喻指房屋;家庭。 2.喻歹徒聚居的地方。
  • 3、1.灌木之类的丛生枝干。
  • 4、1.一定格式的文章段落。窠﹐用同"科"。
  • 5、〈书〉现成格式;老套子(多指文章或其他艺术品):不落~ㄧ摆脱前人的~,独创一格。
  • 6、1.犹簇簇﹐团团。聚集貌。
  • 7、1.动物栖身之所。喻指事业。
  • 8、1.一种织有团花的丝织品。
  • 9、1.款目;条项。
  • 10、1.即窝棚。
  • 11、1.官职的空缺。
  • 12、1.鸟兽藏身之所。常喻指坏人聚居活动的地方。
  • 13、1.凹陷不平貌。
  • 14、1.各种名目的劳役。又称色役。
  • 15、1.私娼的俗称。元杂剧中多作"科子"。
  • 16、1.安顿。
  • 17、丝糖1.一种麦芽糖制成的糖果。也叫茧糖。
  • 18、毼鸡1.即鹖鸡。毼﹐通"鹖"。鸟名。似雉﹐善斗。
  • 19、蚵蚾1.动物名。蟾蜍类。明刘基《郁离子.鲁般》:"蟾蜍游于泱瀼之泽,蚵蚾以其族见,喜其类已也,欲与俱入月。"一说,蟾蜍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虫四.蟾蜍》。 2.?虫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虫三.?虫》。
  • 20、磆碌1.犹咕噜。带不满情绪的小声说话。 2.滚动。
  • 21、勀剥1.苛刻。勀,同"克"。
  • 22、勀己1.克制自己。勀,同"克"。
  • 23、客邦1.指外国。
  • 24、客帮1. 过去对从外地成伙来本地做生意的商贩的称谓。

竹窠的相关查询

竹窠的意思解释、竹窠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