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ū kē  ]
  • ㄓㄨ ㄎㄜ
  • GTF JSD

珠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颗状物的美称。

⒉  借喻男婴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颗状物的美称。此指樱桃。

唐 白居易 《拣贡橘书情》诗:“珠颗形容随日长,琼浆气味得霜成。”
此指橘子。 宋 晏殊 《破阵子》词:“金菊满丛珠颗细,海燕辞巢翅羽轻。”
此指花蕊。 宋 苏轼 《菩萨蛮·夏景回文》词:“火云凝汗挥珠颗,颗珠挥汗凝云火。”
此指汗珠。 宋 葛立方 《玉漏迟》词:“鱼颭荷衣,珠颗乱倾无数。”
此指水珠。 宋 杨万里 《樱桃》诗:“摘来珠颗光如溼,走下金盘不待倾。”

⒉  借喻男婴。

唐 白居易 《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》:“玉芽珠颗小男儿,罗荐兰汤浴罢时。”
清 唐孙华 《吴符邺生子志喜》诗:“莫恨 谈 家生较晚,幸看珠颗浴兰汤。”

珠颗(zhu ke)同音词

  • 1、珠课[zhū kè ]

    1.对采珠者征收的赋税。

  • 2、诸科[zhū kē ]

    1.唐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。 2.北宋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﹑五经﹑开元礼﹑三史﹑三礼﹑三传﹑学究﹑明经﹑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。南宋尽废诸科﹐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。

  • 3、竹窠[zhú kē ]

    1.竹丛深处。

  • 4、竹刻[zhú kè ]

   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。用刻刀在竹制器具上雕刻字、画,有浮雕、镂雕、阴刻等方法。以上海嘉定所产最著名。竹根雕有时也称“竹刻”。

  • 5、柱科[zhù kē ]

    1.柱身。科,物体中部。

  • 6、朱柯[zhū kē ]

    1.红色的茎干。

  • 7、逐客[zhú kè ]

    1.谓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。 2.指驱赶客人。 3.指被贬谪远地的人。

  • 8、主客[zhǔ kè ]

    1.官名。战国时已有此官,秦及汉初称典客,为九卿之一。武帝时称大鸿胪。汉成帝尚书置客曹,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。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,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,南朝单有主客,唐宋因之。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,为礼部的属司,掌诸藩的朝贡,接待给事等事。清末废。汉时匈奴亦置此官。 2.主人与宾客。 3.接待宾客。 4.货主与顾客。 5.犹主顾。 6.主要的客人。 7.主要与次要。 8.军事术语。指作战双方。 9.文章的章法之一。又称主宾论。以本题主旨为主,以他物相衬为客。

  • 9、主课[zhǔ kè ]

    1. 主要的功课或主修的课程。

  • 10、蛛窠[zhū kē ]

    1.即蛛巢。

珠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颗冻"。 2.药草名。即款冬。
  • 2、1.见"颗涷"。
  • 3、①小而圆的东西:珍珠的~大小不一 ㄧ这个玉米棒子上有多少~? ②(粮食)一颗一粒:~无收ㄧ精收细打,~归仓。
  • 4、1.谓安详稳重。颗,用同"款"。
  • 5、1.一种未经炼制的粗盐。俗称粒盐。与末盐﹑散盐相对。
  • 6、1.方言。小米。
  • 7、粒肥料1.颗粒状的肥料。用过磷酸钙或硝酸铵等化学肥料制成;或用有机肥料和过磷酸钙混合制成。简称粒肥。
  • 8、粒无存颗粒:一颗一粒。指粮食没有收成。
  • 9、粒无收收:收成。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。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。
  • 10、毼鸡1.即鹖鸡。毼﹐通"鹖"。鸟名。似雉﹐善斗。
  • 11、蚵蚾1.动物名。蟾蜍类。明刘基《郁离子.鲁般》:"蟾蜍游于泱瀼之泽,蚵蚾以其族见,喜其类已也,欲与俱入月。"一说,蟾蜍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虫四.蟾蜍》。 2.?虫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虫三.?虫》。
  • 12、磆碌1.犹咕噜。带不满情绪的小声说话。 2.滚动。
  • 13、勀剥1.苛刻。勀,同"克"。
  • 14、勀己1.克制自己。勀,同"克"。
  • 15、客邦1.指外国。
  • 16、客帮1. 过去对从外地成伙来本地做生意的商贩的称谓。
  • 17、客边1.犹客中。 2.犹言客人或外地人。
  • 18、客窆1.葬埋于他乡。
  • 19、客殡1.殡殓于外地。
  • 20、客鬓1.旅人的鬓发。
  • 21、客兵1.由外地流寓于本地的人组成的军队。 2.由外地调来的军队。 3.指战争中从外地来主动进攻的一方。
  • 22、客舱船或飞机中用于载运旅客的舱。
  • 23、客曹1.官名。汉成帝时始置,主管外国朝聘事务。光武帝时亦曾设置,主管护驾朝贺等事。后又分为南主客曹﹑北主客曹。至晋分南北左右四主客。唐宋时,隶属礼部,负责聘使﹑宴设﹑赐予等事。
  • 24、客槎1.指升天所乘之槎。用晋张华《博物志》有人乘筏游天河遇牛女事。

珠颗的相关查询

珠颗的意思解释、珠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