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á yí  ]
  • ㄒ一ㄚˊ 一ˊ
  • NHF GXW

遐夷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。

⒉  谓弃世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。

汉 刘向 《九叹·愍命》:“今反表以为里兮,颠裳以为衣。戚 宋万 於两楹兮,废 周 邵 於遐夷。”
汉 王褒 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化益四表,横被无穷,遐夷贡献,万祥必臻。”
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是以絶域献琛,遐夷纳贡,王略所宣,九服率从。”

⒉  谓弃世。

元 姚燧 《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》:“今復弃养太夫人,而身先朝露,於是遐夷,吾目不瞑泉下矣。”

遐夷(xia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遐遗[xiá yí ]

    1.疏远遗弃。

  • 2、遐异[xiá yì ]

    1.怪异;古怪。

  • 3、遐裔[xiá yì ]

    1.后裔;远裔。 2.远方;边远之地。

  • 4、遐懿[xiá yì ]

    1.久远。懿,深。

  • 5、狭义[xiá yì ]

    1.范围比较狭窄的意义或定义,与"广义"相对。

  • 6、暇佚[xiá yì ]

    1.见"暇逸"。

  • 7、暇逸[xiá yì ]

    1.亦作"暇佚"。 2.闲散安逸。语本《书.酒诰》:"惟御事厥棐有恭,不敢自暇自逸。"孔传:"不敢自宽暇自逸豫。"

  • 8、瑕翳[xiá yì ]

    1.玉的斑痕﹑黑点。亦比喻事物的缺点﹑毛病。

  • 9、辖邑[xiá yì ]

    1.隶属的城镇。

  • 10、侠戺[xiá yí ]

    1.谓处于阶石的两侧。侠,通"夹"。语出《书.顾命》:"夹两阶戺。"孔传:"堂帘曰戺,士所立处。"

遐夷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平正和偏颇;平坦和险阻。
  • 2、1.夷服之外的地方﹐泛指荒远地区。
  • 3、1.伤残﹐死亡。
  • 4、1.旧时指上海的租界。亦以称旧上海。犹言洋场﹐含贬义。
  • 5、1.平坦而宽广。
  • 6、1.平和通达。
  • 7、1.伯夷和巢父的并称。用以指品行高洁的人。
  • 8、1.疾病平复痊愈。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。
  • 9、1.古丧礼陈尸之床。
  • 10、1.平和纯正。
  • 11、1.旷达。
  • 12、1.谓性情平和淡泊。
  • 13、1.平易恬静。
  • 14、1.平定。
  • 15、1.平易之道。 2.平坦的道路。
  • 16、1.谓夷人之性。 2.常德。
  • 17、1.同列﹐同辈。
  • 18、1.古称东方部族为夷﹐北方部族为狄。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。 2.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。 3.视为夷狄。
  • 19、1.犹夷踞。
  • 20、1.谓平定叛乱。 2.指外族入侵的战祸。
  • 21、1.杀戮﹐屠杀。
  • 22、1.古九服之一。王畿之外﹐每五百里为一区划﹐共有九﹐第七为夷服。
  • 23、1.灭亡。
  • 24、1.夷人的歌曲。亦泛指外族的歌曲。

遐夷的相关查询

遐夷的意思解释、遐夷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