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á yì  ]
  • ㄒ一ㄚˊ 一ˋ
  • NHF NA

遐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怪异;古怪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怪异;古怪。

唐 崔备 《壁书飞白萧字记》:“君富於图书,酷好遐异,遂以所求三帖并法士画屏一扇易焉。”
明 张煌言 《述怀》诗之二:“弱龄尚遐异,辟穀慕青鸞。”
清 方文 《庐山诗》之二十:“唐 主性遐异,万金卖民宅。”

遐异(xia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遐夷[xiá yí ]

    1.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。 2.谓弃世。

  • 2、遐遗[xiá yí ]

    1.疏远遗弃。

  • 3、遐裔[xiá yì ]

    1.后裔;远裔。 2.远方;边远之地。

  • 4、遐懿[xiá yì ]

    1.久远。懿,深。

  • 5、狭义[xiá yì ]

    1.范围比较狭窄的意义或定义,与"广义"相对。

  • 6、暇佚[xiá yì ]

    1.见"暇逸"。

  • 7、暇逸[xiá yì ]

    1.亦作"暇佚"。 2.闲散安逸。语本《书.酒诰》:"惟御事厥棐有恭,不敢自暇自逸。"孔传:"不敢自宽暇自逸豫。"

  • 8、瑕翳[xiá yì ]

    1.玉的斑痕﹑黑点。亦比喻事物的缺点﹑毛病。

  • 9、辖邑[xiá yì ]

    1.隶属的城镇。

  • 10、侠戺[xiá yí ]

    1.谓处于阶石的两侧。侠,通"夹"。语出《书.顾命》:"夹两阶戺。"孔传:"堂帘曰戺,士所立处。"

遐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外宾;外客。 2.作客他乡的人。 3.形状古怪的客人。
  • 2、1.亦作"异口"。同"异口同声"。 2.不同的说法。 3.犹众口。参见"异口同声"。
  • 3、1.亦作"异类"。 2.不同种类。 3.指不同种类的事物。 4.指禽兽神鬼之类。 5.旧时称外族。
  • 4、1.亦作"异流"。 2.水分开流动。比喻不相来往。 3.分成不同流派。亦指不同流派。 4.异教流辈。指道人﹑方士等。
  • 5、1.不寻常的思虑。 2.犹三心二意。
  • 6、1.亦作"异略"。 2.超常的谋略。 3.犹他图。
  • 7、1.指贤能出众。 2.指贤能出众的人。 3.不同类;不一样。
  • 8、1.不同的任务或要求。
  • 9、1.珍奇的东西。 2.特指稀有的美食。 3.不同之事;其他事物。 4.指其他事因。 5.怪物。指妖魔鬼怪之类。 6.指已死的人。 7.特指人死后遗体。 8.指人类以外的生物。
  • 10、1.指异地,外地。
  • 11、1.亦作"异邦"。 2.外国。
  • 12、1.措施或防备不同。
  • 13、1.不同的版本。 2.珍本。
  • 14、便1.犹分别。便,通"辨"。
  • 15、1.谓变化不同。 2.奇妙的变化。 3.灾异变故。
  • 16、1.不同的标志。 2.奇特的外貌。
  • 17、1.不同,区别。
  • 18、1.非凡的天资。
  • 19、1.不同派别或门类。 2.佛教语。谓宗派不同。
  • 20、1.亦作"异才"。 2.特出的才能。 3.指有特出才能的人。
  • 21、1.亦作"异材"。 2.有特殊用途的木料或材料。 3.特出才能。 4.指有特出才能的人。
  • 22、1.分开财产。多指分家。 2.分外的财物。
  • 23、1.亦作"异彩"。亦作"异彩"。 2.不同的色彩。 3.指不同色彩的织物。 4.不寻常的文采。 5.异常鲜艳的色彩。 6.比喻突出的成就。
  • 24、1.亦作"异彩"。 2.见"异采"。

遐异的相关查询

遐异的意思解释、遐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