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夭亡;夭折。
例期汗漫而无夭阏兮,忍捐弃余于尘埃耶?——《红楼梦》
英die young;
⒈ 亦作“夭遏”。 摧折,遏止。
引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﹝大鹏﹞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”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:“夭,折也;閼,止也。”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陶冶万物与造化者为人,天地之间,宇宙之内,莫能夭遏。”《南齐书·王秀之等传论》:“高流世业,不待旁通,直轡扬鏕,莫能夭閼。”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八:“如此论诗,使人夭閼性灵,塞断机括。”李大钊 《民彝与政治》:“錮蔽其聪明,夭閼其思想。”
⒉ 夭亡,夭折。
引汉 贾谊 《新书·修政语下》:“圣王在上,则君积於仁,而吏积於爱,而民积於顺,则刑罚废矣,而民无夭遏之诛。”唐 白居易 《夏日作》诗:“庶几无夭閼,得以终天年。”明 杨慎 《鬻子》:“圣王在上位,则民无夭閼,民免於三死而得三生矣。”
⒈ 受阻折而中断。亦指早死。唐·白居易〈夏日作〉诗:「庶几无夭阏,得以终天年。」也作「夭遏」。
引《庄子·逍遥游》:「背负青天,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」
1.亦作"要阸"。亦作"要扼"。 2.要隘。 3.指事物的关键﹑要害。
1.见"要厄"。
1.见"夭阏"。
1.即嫦娥。传说中的月中女神。
1.如玉的花萼。
1.拦阻。
1.怪诞虚妄。 2.指怪诞乖谬之言。
1.怪诞虚妄。
夭阏的意思解释、夭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