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ē jiāo  ]
  • ㄜ ㄐ一ㄠ
  • BS EU
  • 名词

阿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中药名。别名驴皮胶。为驴皮加水熬成的胶。

Ejiao donkeyhide glue produced in Dongexian of Shandong provinc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中药名。是用驴皮加水熬成的胶。原产 山东省 东阿县,以 阿井 水煎黑驴皮制成。佳者带琥珀色,透明,无臭味。亦称驴皮胶。参见“阿井”。

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敝箄不能救 盐池 之咸,阿胶不能止 黄河 之浊。”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一》:“东阿 亦 济水 所经,取井水煮胶,谓之阿胶。用搅浊水则清,人服之,下膈,疎痰,止吐。皆取 济水 性趋下,清而重,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兽一·阿胶》:“气味甘平无毒。主治心腹内崩,劳极洒洒如疟状,腰腹痛,四肢酸痛,女子下血,安胎。久服轻身益气。”
郭沫若 《论国内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》:“它是澄清河浊的阿胶,它是鼓舞革命的醍醐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一种中药名。呈长方形块状,表面乌黑或棕黑色,有光泽,质地脆而易碎。具有补血止血,滋阴养肺的功效。原产于山东省东阿县,以驴皮加阿井水熬制而成,故也称为「驴皮胶」。

阿胶(e jiao)同音词

  • 1、阿胶[ē jiāo ]

    又名“驴皮胶”。用去毛后的驴皮加清水熬制而成的胶质块。以山东省东阿县的驴皮胶最负盛名。为传统中药。有滋阴补血、安胎的功用。可治血虚、虚劳咳嗽、吐血、便血、妇女月经不调等。

  • 2、恶觉[è jiào ]

    1.佛教语。谓不好的思想。

  • 3、娥姣[é jiāo ]

    1.容貌美好。

  • 4、额角[é jiǎo ]

    额的两旁。

阿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 用胶粘方法连接。
  • 2、糨糊、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。
  • 3、1.指不能或不敢发言。
  • 4、(~儿)成卷的照相胶片。
  • 5、1.闭口。
  • 6、1.胶葛。交错纷乱貌。
  • 7、1.亦作"胶盭"。回环曲折。 2.乖戾。
  • 8、1.见"胶戾"。
  • 9、1. 装橡胶内外胎的车轮。如:胶轮大车。
  • 10、1.犹密封。 2.犹言纠缠不已。
  • 11、橡胶和多量硫磺加热制成的硬质材料,多用做电器的绝缘材料,也用来制其他日用品。
  • 12、1.蒙住眼睛。
  • 13、医药上指用明胶制成的囊状物,把味苦或刺激性大的药粉按剂量装入胶囊中,便于吞服。
  • 14、含有水分的黏土,黏性很大。
  • 15、1.搁浅沉溺。
  • 16、①硫化橡胶的通称。 ②〈方〉人力车 ②。
  • 17、涂有感光药膜的塑料片,用于摄影。也叫软片。
  • 18、胶和漆,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。比喻情意投合,亲密无间:感于心,合于行,亲于胶漆,昆弟不能离。
  • 19、1.指舟船搁浅。
  • 20、1.一种含有胶质成分的黑色颜料﹐可用以染鬓。 2.见"胶清"。
  • 21、1.一种流动性较大而没有杂质渣滓的胶。 2.亦作"胶青"。指已制成颜料或染料﹑色泽比较纯净的胶质。
  • 22、1.坚辞。
  • 23、1.扰乱;搅扰。
  • 24、①割开橡胶树树皮后流出的白色乳状液体,是制造橡胶的原料。 ②树脂粉末悬浮在水中而成的乳状液,用来制合成橡胶或某些不易加工的产品,如胶线、薄膜等。

阿胶的相关查询

阿胶的意思解释、阿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