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ì chí  ]
  • ㄗˋ ㄔˊ
  • THD RFF
  • 动词

自持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自我克制和把持。

不能自持。

control oneself; restrain oneself; exercise self-restraint;

引证解释

⒈  自我克制。

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宽 为人温良,有廉智,自持,而善著书。”
唐 元稹 《莺莺传》:“非礼之动,能不愧心。特愿以礼自持,毋及于乱。”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后德》:“今上皇后 弘吉剌氏 ……性节俭,不妬忌,动以礼法自持。”
巴金 《灭亡》第十四章:“但他终于能够自持,不曾把爱情向 李静淑 表白出来。”

⒉  自守;自固。

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国不晨,则与诸侯争权,不能自持也。”
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歆 数以难 向,向 不能非间也,然犹自持其《穀梁》义。”
晋 羊祜 《请伐吴疏》:“吴 缘 江 为国,无有内外,东西数千里,以藩篱自持,所敌者大,无有寧息。”
明 余继登 《典故纪闻》卷四:“每旦,星存而出,日入而休,虑患防危,如履渊氷,苟非有疾,不敢怠惰,以此自持,犹恐不及。”

⒊  谓自己掌握或处理。

《新五代史·吴世家·杨隆演传》:“宋氏 之专政也, 隆演 幼懦,不能自持,而 知训 尤凌侮之。”
宋 秦观 《清和先生传》:“然先生遇事多不自持,以待人斟酌而后行。”
宋 文天祥 《指南录·<则堂>诗序》:“吴丞相 坚,号老儒,不能自持,一切惟 贾餘庆 之命。”

⒋  自己维持;自己坚持。

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今事少间,君其存精神,止念虑,辅助医药以自持。”
唐 皮日休 《鹿门夏日》诗:“身外所劳者,饮食须自持,何如便絶粒,直使身无为。”
宋 陆游 《费夫人墓志铭》:“虽有疾,强自持不怠,至疾平,太夫人或终不知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保持自尊和庄严。

《列子·杨朱》:「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,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。」
《文选·宋玉·神女赋》:「喟扬音而哀叹,頩薄怒以自持兮。」

矜持

⒉  自我控制。

《文选·任昉·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诗》:「望久方来萃,悲欢不自持。」

自持(zi chi)同音词

  • 1、自侈[zì chǐ ]

    1.自夸;自炫阔绰。

  • 2、自饬[zì chì ]

    1.自行整肃﹑儆戒。

  • 3、訾叱[zī chì ]

    1.犹訾呵。

  • 4、紫墀[zǐ chí ]

    1.殿庭台阶,以红色涂饰,故称。

自持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持物寄人。
  • 2、1.保持家业。 2.主持家务。
  • 3、1.坚守。
  • 4、1.古代使臣奉命出行,必执符节以为凭证。 2.官名。魏晋以后有使持节﹑持节﹑假节﹑假使节等,其权大小有别,皆为刺史总军戎者。唐初,诸州刺史加号持节,后有节度使,持节之称遂废。 3.保持节操。
  • 5、1.遵行戒律
  • 6、1.执笔,执笔为文。
  • 7、1.见"持辩"。
  • 8、1.亦作"持辨"。 2.辩论。
  • 9、1.执手告别。
  • 10、1.手握兵器。 2.带兵。
  • 11、1.佛教语。托钵。 2.引申为行脚。
  • 12、指持有证券,不买也不卖,待机行事。
  • 13、1.执持。 2.操守。
  • 14、1.提倡。
  • 15、1.犹掣肘,阻碍。
  • 16、1.犹豫。
  • 17、1.庄重貌。
  • 18、1.手持算筹。多指理财或经商。
  • 19、1.手持兵刃刺杀。 2.执持名帖。
  • 20、1.执法。
  • 21、1.守其本分。
  • 22、1.扶持。
  • 23、1.守孝,服丧。
  • 24、1.《汉书.王欣传》:"武帝末,军旅数发,郡国盗贼群起,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,以军兴从事,诛二千石以下。"后以"持斧"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。

自持的相关查询

自持的意思解释、自持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