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ǎ jiā  ]
  • ㄉㄚˇ ㄐ一ㄚ
  • RS RGU

打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收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收藏。

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当夜子母二人,收拾了行李、衣服、细软、银两,做一担儿打挟了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八二回:“宋江 再三献纳,方纔收了,打挟在衣箱内。拴束行李鞍马,准备起程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收拾、整顿。

《水浒传·第二回》:「当夜子母二人,收拾了行李衣服,细软银两,做一担儿打挟了。」
《水浒传·第八一回》:「两个吃了些早饭,打挟了一笼子金珠细软之物,拿了书信,迳投宿太尉府中来。」

打挟(da jia)同音词

  • 1、打价[dǎ jià ]

    1.还价。

  • 2、打架[dǎ jià ]

    1.互相争斗殴打。

  • 3、打假[dǎ jiǎ ]

    指打击制造、出售假冒 劣商品的行为。

  • 4、大戛[dà jiá ]

    1.大法。

  • 5、大甲[dà jiǎ ]

    1.长而大的铠甲。 2.指甲士。

  • 6、大贾[dà jiǎ ]

    1.大商人。

  • 7、大驾[dà jià ]

    1.皇帝出行﹐仪仗队之规模最大者为大驾﹐在法驾﹑小驾之上。 2.泛指天子的车驾。 3.指皇帝。 4.对他人的敬称。

  • 8、大枷[dà jiā ]

    1.一种特制的重而大的枷具。

  • 9、大家[dà jiā ]

    1.犹巨室﹐古指卿大夫之家。《书.梓材》:"王曰:'封,以厥庶民暨厥臣,达大家。'"孔传:"言当用其众人之贤者与其小臣之良者,以通达卿大夫及都家之政于国。"蔡沈集传:"大家,巨室。"《左传.昭公五年》:"箕襄﹑邢带﹑叔禽﹑叔椒﹑子羽,皆大家也。"《国语.晋语一》:"大家邻国,将师保之。"韦昭注:"大家,上卿也。"后即以称豪门贵族。 2.奴仆对主人的称呼。 3.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。 4.犹言大作家;大专家。 5.众人;大伙儿。

打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携带书籍。谓勤奋读书。 2.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。
  • 2、1.亦作"挟策"。 2.手拿书本。喻勤奋读书。 3.胸怀计谋﹑建议。 4.持鞭,扬鞭。亦以喻奔走;行动。
  • 3、①从左右两旁架住被捉的人,多用于坏人捉住好人:江姐被挟持着送回牢房。 ②用恐吓或暴力胁迫对方服从:严刑拷打挟持他就范。
  • 4、1.古时相马术语。谓马的胸脯宽一尺以上。
  • 5、1.挟尺。
  • 6、1.携带;混杂在他物中秘密携带。 2.谓以强力带着。 3.犹夹杂,带有。
  • 7、忿1.犹怀恨。
  • 8、1.辅佐。
  • 9、1.见"挟奸"。
  • 10、1.披着绵衣。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。 2.把丝绵装入衣衾内,制成绵袍﹑绵被。
  • 11、1.见"挟天子以令诸侯"。
  • 12、1.傍晩。
  • 13、1.挟制扰乱。
  • 14、1.谓十日。从甲至癸,十干已周,故云。挟,通"浃",周匝。
  • 15、1.见"挟山超海"。
  • 16、1.犹言不待烧煮,活吃,生吃。
  • 17、1.依仗权势或威势。
  • 18、1.倚仗。
  • 19、1.握持。指作为。
  • 20、1.私藏书籍。 2.指挟书律。 3.专指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。
  • 21、1.心怀私念。
  • 22、1.破败。
  • 23、1.即筷子。挟,通"梜"。
  • 24、怀着怨恨:心中挟嫌|挟嫌陷害。

打挟的相关查询

打挟的意思解释、打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