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ǎ tánɡ  ]
  • ㄈㄚˇ ㄊㄤˊ
  • IFC IPKF

法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旧时指官吏审案的公堂。

court of law;

⒉  说佛法的场所。

family hall for worshipping Buddha;

引证解释

⒈  佛教语。寺中演说佛法的讲堂。

《华严经·世主妙严品》:“世尊凝睟(眸)处法堂,炳然照耀宫殿中。”
南朝 梁 任孝恭 《多宝寺碑铭》:“法堂每諠,禪室恒静。”
唐 王维 《过福禅师兰若》诗:“巖壑转微逕,云林隐法堂。”
吕澂 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第九讲:“禅居与律寺不同,不立佛殿,惟树法堂。”

⒉  审理诉讼案件的公堂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五回:“这一座法堂,权不自我操,怎么问起我来!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寺院中集众说法的场所。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。法堂的布置,除佛像外,主要是在堂中设法座,供宣讲佛法之用。

《西游记·第七回》:「汝等在此稳坐法堂,休得乱了禅位。」

⒉  旧称审案的公堂,即法庭。
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·第四折》:「你这老儿,这是法堂上,不是你弄虚头的去处。」

法堂(fa t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伐棠[fá tánɡ ]

    1.《诗.召南.甘棠》:"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,召伯所茇。"召伯辅佐周武王,德政行于南国,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。后遂以"伐棠"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,以至国灭身亡。

  • 2、发棠[fā tánɡ ]

    1.《孟子.尽心下》:"齐饥。陈臻曰:'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﹐殆不可复。'"棠﹐齐地名。孟轲为推行仁政﹐曾就齐饥劝齐宣王发放棠城积谷赈济贫民。后因谓开仓赈济为"发棠"。

  • 3、发烫[fā tànɡ ]

    1.犹发烧。

法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厅堂上的题额。
  • 2、1.旧时戏曲班社术语。指张挂于剧场内的剧目广告。大都悬于两廊的梁柱上,标示本场演出的剧目次序,并预告下一场的节目。
  • 3、1.厅堂和台阶。亦指宫内。 2.指朝廷。
  • 4、1.厅堂上的题额。
  • 5、1.一种质地稀疏的布。
  • 6、簿1.方言。旧时妓院中的帐簿。
  • 7、1.于公堂参谒上司。
  • 8、1.唐时政事堂的公膳。
  • 9、1.显示公堂威风的呼喊之声。
  • 10、1.明清时县里的属员对知县的尊称。
  • 11、1.正屋。
  • 12、1.亦作"堂?"。 2.堂及四周的廊屋。亦泛指屋宇。 3.比喻作品的意境和规模。
  • 13、1.堂兄弟的儿子,即堂侄。
  • 14、1.复姓。春秋时吴夫?奔楚,楚昭王封于堂溪,为堂溪氏。见《左传.定公五年》。《汉书.儒林传.颜安乐》有堂溪惠。 2.剑名。参阅《广雅.释器》。
  • 15、1.戏曲剧种。流行于湖北巴东﹑五峰等地,多为群众业余演出。演皮黄戏剧目,也演部分民间小戏。
  • 16、1.宫殿﹑厅堂阶下。 2.殿堂下的人。借指侍从。 3.神名。
  • 17、1.正厅。序﹐堂东西两壁之墙。 2.指代家庭。
  • 18、1.代指母亲。
  • 19、1.宋时宰相选拔任命官吏叫堂选。
  • 20、1.堂中坐席。代指殿堂﹑厅事。
  • 21、1.厅堂上的题额。
  • 22、1.亦作"堂檐"。 2.厅堂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。
  • 23、1.堂上之燕。《孔丛子.论势》:"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灶突决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己也。"后因以"燕雀处堂"为无远见而受害之典。
  • 24、1.母亲的叔伯姐妹。

法堂的相关查询

法堂的意思解释、法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