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sì  ]
  • 一ˊ ㄙˋ
  • GXW WCT

夷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伸两足箕踞而坐。古人视作倨傲无礼之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伸两足箕踞而坐。古人视作倨傲无礼之态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原壤 夷俟。”
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:“夷,踞。俟,待也。”
刘宝楠 正义引 焦循 补疏:“夷俟即是踞肆。”
汉 扬雄 《法言·五百》:“如夷俟倨肆羈角之,哺果而啗之,奚其强?”
汪荣宝 义疏:“夷俟倨肆谓居处之非礼者也。”
宋 王禹偁 《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》诗:“揶揄应有鬼,夷俟岂无人!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箕踞以坐待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「原壤夷俟。子曰:『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是为贼。』以杖叩其胫。」

夷俟(yi si)同音词

  • 1、儗似[yì sì ]

    1.模仿,仿照。

  • 2、一丝[yì sī ]

    1.一根蚕丝。常喻微少或极细之物。 2.指一点。

  • 3、饐死[yì sǐ ]

    1.谓食物堵塞咽喉窒息而死。

  • 4、伊思[yī sī ]

    1.思念,缅怀。

  • 5、衣笥[yī sì ]

    1.盛衣服的竹器。

  • 6、逸思[yì sī ]

    1.超逸的思想。

  • 7、逸兕[yì sì ]

    1.奔跑的犀牛。

  • 8、逸驷[yì sì ]

    1.指同驾一辆车飞奔前进的四匹马。

  • 9、遗丝[yí sī ]

    1.语本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"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"后以"遗丝"指遗留下的情思。

  • 10、遗思[yí sī ]

    1.犹怀念。 2.谓死者身后人们对他的怀念。 3.指死者留下令人怀念之物。 4.犹留意。

夷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等候。
  • 2、1.见"俟几"。
  • 3、1.亦作"俟畿"。 2.复姓。《魏书.官氏志》:"俟几氏,后改为几氏。"《通志.氏族五》:"俟畿氏,改为畿氏。"参阅宋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卷二二。一说"俟"当作"侯"。参阅唐林宝《元和姓纂》卷二﹑姚薇元《北朝胡姓考.内入诸姓》。
  • 4、1.突厥语irkin的音译。突厥部落首领之称。其先世官俟斤者﹐遂以为氏。参阅宋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卷二二。俟斤作为官名﹐亦为契丹等所沿用。参阅《周书·异域传上·库莫奚》﹑《北史·蠕蠕传》﹑《新唐书·北狄传·契丹》。
  • 5、1.听天由命。 2.等待命令。
  • 6、1.复姓。
  • 7、1.等待时机。
  • 8、1.行走貌。
  • 9、1.等待继位。
  • 10、1.等待盼望。
  • 11、1.挨次;顺次。
  • 12、1.见"俟汾"。
  • 13、1.亦作"俟分"。 2.复姓。
  • 14、力伐1.复姓。
  • 15、吕陵1.复姓。北周有俟吕陵始。见《周书.尉迟迥传》。
  • 16、伏斤1.复姓。《魏书.官氏志》:"俟伏斤氏,后改为俟氏。"一说,后改为斤氏。参阅《通志.氏族五》。
  • 17、河之清俟:等待。等待黄河变清。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。
  • 18、河之清,人寿几何俟:等待。人的寿命很短,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。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。
  • 19、偲偲1.互相勉励。
  • 20、思惑1.佛教语。指贪﹑嗔﹑痴等迷情。
  • 21、思结1.我国少数民族部族名。敕勒诸部之一。见《新唐书.回鹘传上》。 2.复姓。回纥九姓之一。唐有思结归国。见《新唐书.王君?传》。
  • 22、思旧1.怀念旧事或旧友。
  • 23、思咎1.反省过失。
  • 24、思眷1.眷念。

夷俟的相关查询

夷俟的意思解释、夷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