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ǐ dí  ]
  • ㄒ一ˇ ㄉ一ˊ
  • ITF ITS
  • 动词

洗涤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冲荡;清洗。又作除去罪过、积习、耻辱等。

洗涤衣物。

wash; cleans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冲荡;清洗。

晋 木华 《海赋》:“波如连山,乍合乍散,嘘噏百川,洗涤 淮 汉。”
明 宋濂 《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》:“自兹口喷百丈泉,洗涤五浊离腥羶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八:“他的衣服,当天换上,当天就被汗沤透,非马上洗涤不可。”

⒉  除去(罪过、积习、耻辱等)。

唐 元稹 《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》:“又准 元和 二年正月三日赦文,自今日已前,反逆缘坐,并与洗涤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吾谓填词之难,莫难於洗涤窠臼。”
徐迟 《火中的凤凰》:“史在他邦,文归海外,百世也洗涤不净这样的耻辱!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洗除污秽。

《南史·卷七一·儒林传·何佟之传》:「性好洁,一日之间洗涤者十余过,犹恨不足,时人称为水淫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八》:「冯相身处朝市,向为尘俗所役,乍见山光水色,洗涤心胸。」

清洗 洗刷

洗涤(xi di)同音词

  • 1、膝地[xī dì ]

    1.两膝着地。

  • 2、西邸[xī dǐ ]

    1.官舍名。

  • 3、西帝[xī dì ]

    1.古时指地处西方的帝王。 2.古代称秋天的神。

  • 4、席地[xí dì ]

    原指席子铺在地上供坐卧。后泛指在地上坐卧:席地依墙而坐。

  • 5、细滴[xì dī ]

    1.小水点。

  • 6、细底[xì dǐ ]

    1.底细。根源;内情。

洗涤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涤场"。 2.打扫场地。《诗.豳风.七月》:"九月肃霜﹐十月涤场。"孔颖达疏:"十月之中﹐埽其场上粟麦尽皆毕矣。"宋范成大《丙午东宫寿诗》:"史贺星同轨﹐农歌稼涤场。"清杜岕《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获》诗:"吾侪野人辈﹐想见涤场福。"清陈维崧《莺啼序.兰陵邵子湘有画像五帧索予题词》词:"其一江村﹐涤场纳稼﹐仿髴柴桑里。"一说谓涤荡。
  • 2、1.通畅。
  • 3、1.洗去;清除。
  • 4、1.荡洗;清除。 2.犹摇动。 3.急促不顺貌。
  • 5、1.形容草枯水干,山川荡然无存貌。 2.使干枯。 3.渐温貌。
  • 6、1.洗耳。表示恭敬地倾听。
  • 7、1.洗涤。
  • 8、1.古代宫中饲养祭祀牲畜的房子。
  • 9、1.清洗。
  • 10、1.涤除污秽。多比喻清除谬误﹑邪恶。
  • 11、1.涤纶与棉混纺织成的卡其。
  • 12、1.指音乐节奏疾速短促。
  • 13、1.清除烦扰,使思想清净。
  • 14、聚酯纤维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。具有强力高,耐磨性好,弹性极佳,耐光性好,抗皱性和耐热性在合成纤维中最优等特点。但吸湿性低,透气性差,易带静电,易沾污,遇火星易形成熔孔,染色较困难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、其他纤维混纺交织,制成各种纺织品,广泛用于衣着、装饰和工业等方面。
  • 15、1.涤纶与棉的混纺织物。
  • 16、1.洗荡。
  • 17、1.洗涤器物。 2.盥器,洗涤的器具。
  • 18、1.洗濯。
  • 19、1.清除污点。
  • 20、1.梁雅乐歌名。沈约制。
  • 21、1.洗涤。
  • 22、烦子1.指茶。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,故称。
  • 23、棉布1. 棉的确良的俗称,是绦纶与棉的混纺织物的统称。
  • 24、地无类荡涤无遗。形容清除得彻底。

洗涤的相关查询

洗涤的意思解释、洗涤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