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í xiá  ]
  • ㄉ一ˊ ㄒ一ㄚˊ
  • ITS GNH

涤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清除污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清除污点。

唐 柳宗元 《解祟赋》:“以泠风濯热,以清源涤瑕。”
《旧唐书·韦处厚传》:“李绅 是前朝任使,纵有罪愆,犹宜洗衅涤瑕,念旧忘过,以成无改之美。”
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中:“凡为得罪之人,悉有涤瑕之望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除去污秽。

唐·韩愈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〉诗:「迁者追回流者还,涤瑕荡垢清朝班。」

涤瑕(di xia)同音词

  • 1、底下[dǐ xiɑ ]

    1.犹低下。底,通"低"。 2.指低劣;下等。 3.指底部;下面。 4.指底下人。 5.犹以后。 6.犹期间。指某个时期里。

  • 2、低狭[dī xiá ]

    1.低矮狭小。

  • 3、低下[dī xià ]

    1.指事物的数量﹑质量﹑程度或水平等在一般标准之下的。 2.指社会地位﹑道德品质或思想情操等低贱﹑卑下。

  • 4、抵瑕[dǐ xiá ]

    1.指摘缺点。

  • 5、地匣[dì xiá ]

    1.即匣床。旧时牢狱中的一种刑具。施刑时,囚犯仰卧其上,手足被紧紧夹住。

  • 6、地峡[dì xiá ]

    海洋与海洋之间连接两大陆或两块较大陆地的狭窄陆地。如连接南美和北美两大陆的巴拿马地峡,连接亚、非两大陆的苏伊士地峡。

  • 7、地下[dì xià ]

    1.地面以下;地层内部。 2.谓政党﹑团体等处于非法﹑秘密活动状态。 3.指阴间。 4.地面上。

  • 8、第下[dì xià ]

    1.犹门下﹑阁下。古代多用于对长官的敬词。

涤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苔藓斑剥的石壁。
  • 2、1.犹纰漏,毛病。
  • 3、1.见"瑕疵"。
  • 4、1.亦作"瑕玼"。 2.玉的斑痕。亦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。 3.谓指摘毛病。
  • 5、1.斑痕,污点。
  • 6、1.玉上的斑点或裂痕。 2.比喻缺点或过失。 3.比喻隔阂,嫌隙。
  • 7、1.瑕玷和蛀虫。比喻坏人坏事。
  • 8、1.缺损;不良。
  • 9、1.兽名。
  • 10、1.耻辱;污点。 2.指玉石的斑疵。亦喻人的缺点﹑毛病。
  • 11、1.缺点,过失。
  • 12、1.玉上的斑痕。比喻事物或人的缺点﹑毛病。
  • 13、1.玉的斑痕,杂质。 2.比喻事物的缺点;人的过失或恶行。
  • 14、1.犹功过。
  • 15、1.过失,罪过。
  • 16、1.瑕衅,祸患。 2.玉上的斑痕。也泛指缺点,毛病。
  • 17、1.瑕,玉上的斑点;颣,丝上的疙瘩。比喻事物的缺点﹑毛病。
  • 18、1.比喻东西之粗劣者。
  • 19、1.谓因其有瑕疵而弃绝之。
  • 20、1.玉上的裂缝﹑裂口。
  • 21、1.指玉上的斑痕和缺损。
  • 22、1.缺点;毛病。
  • 23、1.亦作"瑕谪"。亦作"瑕谪"。 2.玉上的斑痕。比喻人的缺点﹑过错。
  • 24、1.谓过失与邪恶。

涤瑕的相关查询

涤瑕的意思解释、涤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