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ó yì  ]
  • ㄅㄛˊ 一ˋ
  • WRG ATDN

伯翳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伯益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伯益。参见“伯益”。

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嬴,伯翳 之后也。”
韦昭 注:“伯翳,舜 虞官, 少皥 之后 伯益 也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结和》:“伯翳 之始封 秦,地为七十里。”
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昔 伯翳 综声於鸟语。”
李贤 注:“伯翳 即 秦 之先 伯益 也,能与鸟语。”
清 黄遵宪 《春夜招乡人饮》诗:“山经 伯翳 知,坤图 怀仁 説。”
钱仲联 笺注:“伯翳 即 伯益,或作 柏益,或作 柏繄,一人也。”

伯翳(bo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驳议[bó yì ]

    1.亦作"驳议"。 2.古时臣属向皇帝上书的名称之一。就他人所论而予以辩驳。 3.犹异议。

  • 2、驳异[bó yì ]

    1.亦作"驳异"。 2.驳杂歧异。 3.辩论不同意见。

  • 3、博依[bó yī ]

    1.广为比喻,指诗的比兴而言。一说指可以歌咏的杂曲。

  • 4、博艺[bó yì ]

    1.博通艺文。

  • 5、博议[bó yì ]

    1.全面详尽地讨论或评议。

  • 6、博易[bó yì ]

    1.交易;贸易。

  • 7、博弈[bó yì ]

    ①局戏和围棋。局戏也是古代弈棋之类的游戏。 ②指赌博:这伙人出为盗贼,聚为博弈。

  • 8、渤溢[bó yì ]

    1.水满涌流。

  • 9、跛倚[bǒ yǐ ]

    1.站立歪斜不正,倚靠于物。指不端庄的样子。 2.偏向于某一方。

  • 10、波溢[bō yì ]

    1.液体满而外溢。

伯翳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幽深不明;隐蔽不露。
  • 2、1.安葬。
  • 3、1.谓树荫覆盖的土地。
  • 4、1.蒙蔽失误。
  • 5、1.本谓以凤羽为车盖,后用为乘凤之意。
  • 6、1.指云翳。
  • 7、1.草木茂盛,可为障蔽。 2.指丛生的杂草。
  • 8、1.见"翳薉"。
  • 9、1.亦作"翳秽"。 2.指荆棘荒草等阻障通路之物。
  • 10、1.犹拒谏。
  • 11、1.谓遮蔽日月的光辉。景,日光。
  • 12、1.乐府西曲歌名。
  • 13、1.晦暝昏暗。
  • 14、1.形容树木浓密成荫。
  • 15、1.消逝,湮灭。
  • 16、1.阴暗,昏暗。
  • 17、1.犹掩面。
  • 18、1.犹翳没。
  • 19、1.谓昏暗不明。
  • 20、1.古代一种去邪消灾的祭祷活动。
  • 21、1.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鸟。
  • 22、1.犹隐没,隐灭。 2.荒芜。
  • 23、1.湮灭无闻。 2.茂密貌。
  • 24、1.蔽塞;遮盖;障碍。

伯翳的相关查询

伯翳的意思解释、伯翳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