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ì zī  ]
  • ㄑ一ˋ ㄗ
  • KKD UQWM

器资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资质风范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资质风范。

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下:“莱国公 寇準 器资庄重,风猷简贵,感会先圣,绸繆上司,明心若丹,直道如矢。”

器资(qi zi)同音词

  • 1、棋子[qí zǐ ]

    1.亦作"棊子"。 2.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下棋用的小块。通常用颜色分为数目相等的两部分或几部分,下棋的人各使用一部分。 3.状如棋子的食品。

  • 2、齐紫[qí zǐ ]

    1.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"齐王好衣紫,齐人皆好也。齐国五素不得一紫,齐王患紫贵。傅说王曰:'……今王欲民无衣紫者,王以自解紫衣而朝,群臣有紫衣进者,曰:"益远﹐寡人恶臭。"是日也,郎中莫衣紫;是月也,国中莫衣紫;是岁也,境内莫衣紫。'"后因以"齐紫"比喻上行下效。

  • 3、杞梓[qǐ zǐ ]

    1.杞和梓。两木皆良材。 2.比喻优秀人材。

  • 4、旗子[qí zi ]

    用布帛等做成的方形、三角形等的标志,多张挂在长杆上或墙壁上。

  • 5、妻子[qī zi ]

    1.妻。 2.妻和子。

  • 6、碁子[qí zǐ ]

    1.即棋子。下棋用的棋具。 2.喻指棋子型的块状物或图样。

  • 7、七子[qī zǐ ]

    1.指春秋郑国七大夫。 2.指周褒姒的七个亲党。 3.指汉景帝时同时起兵的吴楚等七诸侯国之王。 4.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﹑陈琳﹑王粲﹑徐干﹑阮瑀﹑应玚﹑刘桢等七人,称建安七子。见三国魏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。 5.明代弘治﹑正德年间李梦阳﹑何景明﹑徐祯卿﹑边贡﹑康海﹑王九思﹑王廷相等七人,并以文章名世,称"前七子"。见《明史.李梦阳传》。又嘉靖﹑隆庆时期李攀龙﹑谢榛﹑梁有誉﹑宗臣﹑王世贞﹑徐中行﹑吴国伦等七人,亦以文章名世,称"后七子"。见《明史.李攀龙传》。 6.汉代宫中女官名。

  • 8、七字[qí zì ]

    1.指七言诗。

  • 9、弃子[qì zǐ ]

    1.被父母遗弃的婴幼儿。

  • 10、奇字[qí zì ]

    1.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﹐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。 2.泛指古文字。

器资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蓄纳。 2.接受,继承。
  • 2、1.积蓄,贮备。
  • 3、1.资历的次第,年资等次。 2.依次。
  • 4、1.陪嫁的钱财;嫁妆。
  • 5、1.粗麻布。资,通""。
  • 6、1.犹转换。
  • 7、1.供给需求。
  • 8、1.借贷。
  • 9、1.涵育德性。 2.明代官职名。为训导太子读书的官员。
  • 10、1.谓资助敌人。
  • 11、1.资历和地位。 2.资质,天赋。
  • 12、1.财赋。
  • 13、1.旧时商店﹑企业的所有者。
  • 14、1.度日的费用。
  • 15、1.指私营工商业中的资本家一方。
  • 16、指电信、邮政等方面的费用:调整电话~。
  • 17、1.粮食和草鞋。借指生活资料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四年》:"若出于陈郑之间,共其资粮屝屦,其可也。"
  • 18、1.资给供养。
  • 19、1.资历和俸禄。
  • 20、1.见"资斧"。
  • 21、1.取福;求福。
  • 22、①利斧。引申为杀戮,征伐:资斧电断|资斧所加。 ②财货:竭尽资斧|资斧已罄。 ③旅费:赴京资斧。
  • 23、1.犹资斧。
  • 24、1.资助;帮助。

器资的相关查询

器资的意思解释、器资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