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。古称削,汉人称书刀。
⒈ 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。古称削, 汉 人称书刀。
引《释名·释兵》:“书刀,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。”《隶释·汉国三老袁良碑》:“今特赐钱十万,杂繒卅匹,玉具、剑佩、书刀、绣文印衣、无极手巾各一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初平二年》:“后 绍 遣使诣 邈,有所计议,与 邈 耳语; 馥 在坐上,谓为见图,无何,起至溷,以书刀自杀。”胡三省 注:“时虽已有纸,犹多用刀笔书,故有书刀。”
⒈ 古时在竹木简上刻镂或削改所用的刀。
引《资治通鉴·卷六〇·汉纪五十二·献帝初平二年》:「馥在坐上,谓为见图,无何,起至溷,以书刀自杀。」
1.蜀中所作有环的刀。
1.蜀中的道路。亦泛指蜀地。
1.对盗贼蔑称。
1.见"竖刁"。
1.建立道义。
①清理水道,使之畅通:疏导沟渠。 ②泛指开通引导:古方治暑无他法,但用辛甘发散疏导。
1.见"疏导"。
1.即糯稻。
1.谓捣烂。
1.宽仁之道。
书刀的意思解释、书刀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