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[ ɡè liǎnɡ pí ]
- ㄍㄜˋ ㄌ一ㄤˇ ㄆ一ˊ
- JTN JGMY BNTY
虼蜽皮(ge liang pi)同音词
- 1、虼蜋皮[ɡè liánɡ pí ]
1.比喻肮脏人的漂亮外衣。极言虚有其表。
虼蜽皮词语接龙
- 1、皮袄1.兽皮做的上衣。
- 2、皮韛1.即皮排。
- 3、皮包1.用皮革做的手提包。
- 4、皮币1.毛皮和缯帛。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。
2.汉代用白鹿皮制成的货币。
- 5、皮鞭1.皮革制的鞭子。
- 6、皮弁1.古冠名。用白鹿皮制成。
- 7、皮剥1.物体外皮被剥去。
2.比喻残酷剥削。
- 8、皮帛1.兽皮和丝帛。古代举行结盟﹑朝会等大事时所持的礼物。
- 9、皮草<⒁>指裘皮及裘皮制品:优质~|~时装。
- 10、皮层植物根或茎内表皮和韧皮部之间的部分。主要起保护作用,也有支持、贮藏等作用。幼茎的皮层细胞内含有叶绿体,能进行光合作用。
- 11、皮车1.古代用兽皮装饰的车。
- 12、皮尺1. 用漆布等做的卷尺。
- 13、皮船以竹木作骨架,外蒙皮革的船。皮革可用牛、羊或马皮等。顺流时用桨操纵,逆水不能航行,经陆路运回。皮革船体浸水后软而滑、耐碰撞,适用于流急、礁多、水浅的河道。现黄河和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仍有使用。
- 14、皮綷1.皮绳。
- 15、皮带1.用皮革制的带子。特指腰带。
2.指轮胎的内胎。
- 16、皮袋1.皮制的袋。借喻人畜的躯体。犹言臭皮囊。
- 17、皮蛋禽蛋的加工品。一般用鸭蛋,在蛋壳上涂一层由食盐、生石灰、茶叶、草木灰等混和的糊状物,或浸入低浓度碱液内,再封入小坛15-30天,待蛋白凝固成褐色半透明体,蛋黄成蓝黑色即成。如糊状物内加少量密陀僧(氧化铅),成品蛋白上即生成似松花的白色花纹,习称“松花蛋”。因氧化铅有毒性,已停用。
- 18、皮筏亦称“浑脱”。用羊皮制成的充气的浮具。是黄河上游兰州、西宁一带的传统水运工具。将整张羊皮加工处理后缝制成袋,再充气成为皮囊,再以十几只或数百只皮囊纵横排列,上用坚硬木架绑扎而成。可载重数百千克至数十吨。轻便、不怕碰撞,适用于流急、礁多、滩浅的河道。
- 19、皮肤身体最外面的部分。由表皮、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。正常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,感觉作用,调节体温作用,分泌和排泄作用,以及代谢和吸收作用。
- 20、皮服1.皮衣。
- 21、皮傅凭着一知半解浅薄的认识附会。
- 22、皮干1.皮和骨。一说即皮革。
- 23、皮革1.带毛的兽皮和去毛的兽皮。
2.指用牛﹑羊﹑猪等动物的皮去毛加工的熟皮。具有柔韧和透气等性能﹐广泛用于机器轮带﹑皮鞋﹑皮箱等。
3.人体的皮肤。
- 24、皮骨1.皮和骨。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。
2.泛指身体。
3.喻指表面的﹐粗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