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ínɡ lì  ]
  • ㄒ一ㄥˊ ㄌ一ˋ
  • GAJH VII

刑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因犯罪被官府判作奴隶的人。亦特指阉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因犯罪被官府判作奴隶的人。亦特指阉人。

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陛下既不能增明烈考之轨,而忽 高祖 之勤,妄假利器,委授国柄,使羣丑刑隶,芟刈小民,彫敝诸 夏,虐流远近。”

刑隶(xing li)同音词

  • 1、星离[xīnɡ lí ]

    1.如天星布散。形容众多。 2.如天星布散。形容分散。

  • 2、星历[xīnɡ lì ]

    1.天文历法。 2.星辰。 3.指代年岁。

  • 3、刑理[xínɡ lǐ ]

    1.刑法;法律。

  • 4、刑吏[xínɡ lì ]

    1.行刑的吏卒。

  • 5、刑例[xínɡ lì ]

    1.惩罚罪犯的法规条例。

  • 6、杏篱[xìnɡ lí ]

    1.植有杏树的篱落。

  • 7、兴立[xìnɡ lì ]

    1.兴办;创建。

  • 8、行礼[xínɡ lǐ ]

    1.按一定的仪式或姿势致敬。 2.行婚嫁之礼,谓致送礼物或礼金。 3.举行婚礼。

  • 9、行李[xínɡ li ]

    1.使者。 2.出使。 3.唐时称官府导从人员。 4.行旅。亦指行旅的人。 5.引申为行程﹑行踪。 6.出行所带的东西。 7.比喻负担。

  • 10、性理[xìnɡ lǐ ]

    1.谓生命之原理﹑规律。 2.情绪和理智。 3.人性与天理。指宋儒性理之学。

刑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用隶书写定古文字。
  • 2、1.汉字隶变的一种。篆字结构移动后的隶定,称"隶行"。
  • 3、1.官府中的小吏。
  • 4、1.谓隶书之学。
  • 5、1.亦作"业"。 2.肄业。谓修习其业。隶,通"肄"。
  • 6、1.仆役;仆人。 2.谓从事役事。
  • 7、1.指低贱的身份或地位。
  • 8、1.指奴仆。
  • 9、1.隶书的韵味。
  • 10、(区域、机构等)受管辖;从属:直辖市直接~国务院。
  • 11、隶书。
  • 12、衙门里的差役。
  • 13、1.指汉字从篆书演化为隶书而产生的变化。
  • 14、1.亦作"草"。 2.指章草。 3.指隶书和草书。
  • 15、1.奴仆。 2.用作臣下对帝王的谦卑之称。 3.贱臣,低贱的人。 4.汉代的一种刑名。参见"隶臣妾"。
  • 16、齿1.同列。
  • 17、1.亦作"法"。 2.谓隶书的笔法。
  • 18、1.谓以隶书考校写定古篆文。《书序》:"至鲁共王﹐好治宫室﹐坏孔子旧宅﹐以广其居﹐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﹑夏﹑商﹑周之书及《传》﹑《论语》﹑《孝经》﹐皆科斗文字……科斗书废已久﹐时人无能知者﹐以所闻伏生之书﹐考论文义﹐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﹐更以竹简写之。"陆德明释文:"谓用隶书写古文。"孔颖达疏:"言隶古者﹐正谓就古文体而从隶定之﹐存古为可慕﹐以隶为可识﹐故曰隶古﹐以虽隶而犹古。"宋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十:"自安国变隶古﹐后人不复见古文﹐时于《史记》见之。"一说﹐指隶书与科斗古文。
  • 19、1.即汉隶。指汉代的隶书。
  • 20、1.谓没入为奴隶的人家。
  • 21、1.犹隶户。
  • 22、1.即戾家。谓非行家。
  • 23、1.谓隶书之绝佳者。
  • 24、1.字体名。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。

刑隶的相关查询

刑隶的意思解释、刑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