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ó dá  ]
  • ㄅㄛˊ ㄉㄚˊ
  • FSF DP

博达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博学通达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博学通达。

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正失·叶令祠》:“《周书》称:‘ 灵王 太子 晋,幼有盛德,聪明博达, 师旷 与言,弗能尚也。’”
唐 元结 殷璠 等《贺兰进明诗序》:“员外好古博达,经籍满腹。其所著述一百餘篇,颇究天人之际。”
宋 王禹偁 《济州众等寺新修大殿碑》:“我先大师,斯郡人也,世姓 徐 氏,法名 玄应,师号 衍正,幼而聪悟,长而博达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左图右书,古今博达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才学广博,通达事理。

《汉书·卷七〇·陈汤传》:「陈汤字子公,山阳瑕丘人也。少好书,博达善属文。」
《后汉书·卷七八·吕强传》:「又小黄门甘陵吴伉,善为风角,博达有奉公称。」

博达(bo da)同音词

  • 1、驳答[bó dá ]

    1.对别人的问题作驳斥性的回答。

  • 2、博大[bó dà ]

    1.宽广;广大。

  • 3、拨打[bō dǎ ]

    打(电话):~国内长途|~投诉电话。

博达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达到规定的标准。 2.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。
  • 2、1.亦作"达材"。亦作"达财"。 2.使之通达﹑成才。 3.通达事理的人。
  • 3、1.见"达才"。
  • 4、1.见"达才"。
  • 5、1.古代车盖的柄。
  • 6、1.通达事理之臣。
  • 7、1.通行的称谓。
  • 8、1.[梵daksin?]佛教语。施舍。
  • 9、1.达到;得到。多指商谈后得到结果。
  • 10、1.表达诚挚之情。
  • 11、1.极大的耻辱。达,通"大"。
  • 12、1.确定无疑之言辞。
  • 13、1.语出《书.舜典》:"明四目,达四聪。"孔传:"广视听于四方,使天下无壅塞。"后以"达聪"谓广泛听取,明鉴四方。 2.使通畅;使疏通。
  • 14、1.鞑靼。 2.方言。父亲。
  • 15、1.鞑靼。达,通"鞑"。
  • 16、1.鞑靼。
  • 17、1.直到第二天早晨。
  • 18、1.到达。 2.达成;得到。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。
  • 19、1.公认的准则。 2.明白﹑彻悟道理。 3.实现理想或主张。 4.犹得道。 5.博通各种学问。 6.犹沟通。
  • 20、1.通行不变的道德。 2.大德;极高的道德。 3.荐举有德者。 4.谓不断提高道德修养。
  • 21、1.共同遵行的典则。
  • 22、1.犹大度。阔大的胸怀。
  • 23、1.明白应尽的职分。
  • 24、1.见识高超的人。

博达的相关查询

博达的意思解释、博达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