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chǔ  ]
  • ㄅ一ˋ ㄔㄨˇ
  • GRD SFTJ

碧楮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旧时道教所用的青藤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道教所用的青藤纸。

《新唐书·逆臣传下·董昌》:“﹝ 昌 ﹞命方士 朱思远 筑坛祠天,诡言天符夜降,碧楮朱文不可识。”

碧楮(bi chu)同音词

  • 1、敝楮[bì chǔ ]

    1.故纸。指古旧书。

  • 2、壁厨[bì chú ]

    1.见"壁厨"。

  • 3、壁橱[bì chú ]

    墙体上留出空间而成的橱。也叫壁柜。

  • 4、璧除[bì chú ]

    1.玉除。用美玉砌成或装饰的台阶。

  • 5、逼除[bī chú ]

    1.指年终逼近除夕的几天日子。

  • 6、逼处[bī chù ]

    1.紧靠。 2.犹杂居。

  • 7、笔楮[bǐ chǔ ]

    1.犹笔纸。

  • 8、笔触[bǐ chù ]

    书画、文章等的笔法;格调:他用简练而鲜明的~来表现祖国壮丽的河山ㄧ他以锋利的~讽刺了旧社会的丑恶。

  • 9、避处[bì chù ]

    1.避世隐居。

碧楮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纸币,银票。
  • 2、1.指宋﹑金﹑元时发行的"会子"﹑"寳券"等纸币。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,故名。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。 2.指祭供时焚化的纸钱。
  • 3、1.即楮冠。
  • 4、1.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。
  • 5、1.楮钱,纸锭。
  • 6、1.楮树菌。木耳的一种。
  • 7、1.书写文章所用的纸张。
  • 8、1.以楮树皮所制之冠。多为贫士﹑隐士所用。
  • 9、1.纸和笔。代指文具。
  • 10、1.祭祀时焚烧纸钱的火光。
  • 11、1.楮钱。
  • 12、1.指楮树上所生之菌。
  • 13、1.指纸。
  • 14、1.鼠李的别名。
  • 15、1.用楮树皮制成的纸。其洁白如帛练,故称。
  • 16、1.有关发行纸币的法令。
  • 17、1.旧俗祭祀时用的纸钱。陌,钱一百文。
  • 18、纸和墨,也指诗文书画:一生常耽楮墨间。
  • 19、1.粗布僧服。
  • 20、1.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。
  • 21、1.祭供时焚化用的纸钱。镪,钱贯,引申为钱。
  • 22、1.楮钱。泉,古代钱币的名称。
  • 23、1.宋﹑金﹑元时发行的纸币。
  • 24、1.见"楮先生"。

碧楮的相关查询

碧楮的意思解释、碧楮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