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ǐ tài  ]
  • 一ˇ ㄊㄞˋ
  • C DY

以太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希腊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。十七世纪后,物理学家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相互作用而又重新提出。当时认为光是一种机械的弹性波,但由于它可以通过真空传播,因此必须假设存在一种尚未为实验发现的以太作为传播光的媒质。这种媒质是无所不在的,没有质量的,而且是“绝对静止”的,电磁和引力作用则是它的特殊机械作用。以太这一概念到十九世纪曾为人们所普遍接受,但科学家始终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它的存在。到了二十世纪初,随着相对论的建立和对场的进一步研究,确定光的传播和一切相互作用的传递都通过各种场,而不是通过机械媒质,以太才作为一个陈旧的概念而被抛弃。近代康有为、谭嗣同、孙中山等使用的哲学名词,是物理学名词的借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 希腊 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。十七世纪后,物理学家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相互作用而又重新提出。当时认为光是一种机械的弹性波,但由于它可以通过真空传播,因此必须假设存在一种尚未为实验发现的以太作为传播光的媒质。这种媒质是无所不在的,没有质量的,而且是“绝对静止”的,电磁和引力作用则是它的特殊机械作用。以太这一概念到十九世纪曾为人们所普遍接受,但科学家始终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它的存在。到了二十世纪初,随着相对论的建立和对场的进一步研究,确定光的传播和一切相互作用的传递都通过各种场,而不是通过机械媒质,以太才作为一个陈旧的概念而被抛弃。

⒉  近代 康有为、谭嗣同、孙中山 等使用的哲学名词,是物理学名词的借用。 康有为 在《孟子微》中把以太与“仁”、“不忍人之心”等道德观念等同起来。 谭嗣同 在《仁学》、《以太说》中既把以太说成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无色、无声、无臭的物质,但同时又作了种种精神性的解释,把 孔子 的“仁”、“元”、“性”, 墨家 的“兼爱”,佛家的“慈悲”,基督的“灵魂”等,都看作是以太的作用。 孙中山 则在《孙文学说》中把以太看作物质世界的本源,认为它“动而生电子,电子凝而成元素,元素合而成物质,物质聚而成地球”,并不具有精神性质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为英语 ether的音译。乃西方的古代物理学家认为充塞于宇宙中,传播光热电磁的微妙物质。富于弹性,一部稍有振动,即生微波,以传达于上下四方。但在相对论提出后,这种以太的观念便因不成立而完全被摒弃了。

英语翻译

Ether-

德语翻译

Éther (physique)​

法语翻译

Äther (S)​

以太(yi tai)同音词

  • 1、逸态[yì tài ]

    1.清秀美丽的姿态。

  • 2、遗台[yí tái ]

    1.古代留下的土筑高坛。

  • 3、轶态[yì tài ]

    1.飘逸的情态。

  • 4、蚁台[yǐ tái ]

    1.犹蚁城。

  • 5、夷泰[yí tài ]

    1.平坦通畅。 2.平和闲静。

  • 6、仪台[yí tái ]

    1.古台名。旧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。 2.泛称行礼仪的高台。

  • 7、仪态[yí tài ]

    指人的容貌举止风度等:仪态万方。

  • 8、簃台[yí tái ]

    1.古台名。即謻台,为周景王所建。周赧王因负债而逃居此台,故一名逃债台。

  • 9、意态[yì tài ]

    犹神态:意态从容|意态由来画不成,当时枉杀毛延寿。

  • 10、义台[yì tái ]

    1.古代行礼仪之台。

以太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祖母。 2.清以来俗称曾祖母为太婆。 3.对老年妇女的尊称。
  • 2、1.官名。周官有太仆﹐掌正王之服位﹐出入王命﹐为王左驭而前驱。秦汉沿置﹐为九卿之一﹐为天子执御﹐掌舆马畜牧之事。南朝不常置。北齐始称太仆寺卿﹑少卿。历代沿置﹐清废。参阅《周礼.夏官.太仆》﹑《汉书.百官公卿表》﹑《通典.职官七》。 2.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。
  • 3、1.未经雕琢的玉。引申为事物的天然本性。
  • 4、1.见"大朴"。
  • 5、1.帝王的祖庙。
  • 6、①天空。古人认为天由清而轻的气所构成,故称为“太清”:譬若王侨之乘云兮,载赤霄而凌太清。 ②道家谓天道:行之以礼仪,建之以太清。 ③道教所谓“三清”之一。即最高的天神之一“太清太上老君”,或最高的仙境之一“太清圣境”。
  • 7、1.人名。传说为黄帝乐师。
  • 8、1.方言。过分。
  • 9、1.即泰山。山名。 2.即泰山。曲名。 3.即泰山。称岳父。
  • 10、1.古宝剑名。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﹑干将所铸。 2.指商伊尹。因其辅太甲为阿衡﹐故称。 3.喻权柄。
  • 11、①星名。即“金星”,又名“启明星”。 ②山名。在陕西:西当太白有鸟道。
  • 12、1.大半﹐多半。
  • 13、①古代三公之一,位次太傅。周代始置,为辅弼国君的重臣。后代沿置,多为大臣加衔,表示恩宠,并无实职。又指太子太保,为辅导太子之官。 ②宋元时称庙祝、巫师为“太保”。 ③对绿林好汉的尊称:所有财物,但凭太保取去。
  • 14、1.太学博士或太常博士的省称。
  • 15、1.官名。为殷六太之一。周时属春官﹐为卜官之长。秦汉有太卜令。北魏有太卜博士。北齐有太卜局丞。北周有太卜大夫。隋唐设太卜令。宋以太卜隶司天台﹐不置专官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七》﹑《续通典.职官七》。
  • 16、1.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。 2.胃的别名。本以太仓喻胃﹐后径称胃为太仓。
  • 17、1.古代旌旗名。 2.官名。秦置奉常﹐汉景帝六年更名太常﹐掌宗庙礼仪﹐兼掌选试博士。历代因之﹐则为专掌祭祀礼乐之官。北魏称太常卿﹐北齐称太常寺卿﹐北周称大宗伯﹐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。参阅《汉书.百官公卿表上》﹑《通典.职官七》。
  • 18、1.骄泰奢侈。
  • 19、1.谓极其虚静和谐的境界。
  • 20、1.亦作"大初"。 2.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。 3.指太古时期。 4.道家指道的本源。
  • 21、1.亦作"太簇"。 2.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。 3.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﹐太蔟配正月﹐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。
  • 22、1.见"太蔟"。
  • 23、1.皇帝尊其弟之称。
  • 24、1.太古之帝。指传说中的伏羲氏﹑神农氏等。 2.谓天帝。

以太的相关查询

以太的意思解释、以太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