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kè fù  ]
  • ㄎㄜˋ ㄈㄨˋ
  • YJS MG

课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诵读、写作辞赋。

⒉  征收赋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诵读、写作辞赋。

唐 白居易 《与元九书》:“二十已来,昼课赋,夜课书。”
《元史·赵良弼传》:“汉 人惟务课赋吟诗,将何用焉!”

⒉  征收赋税。
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止忧》:“啼饥号寒者迫於内,课赋索逋者攻於外,忧能忘乎?”
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:“一户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不分家的,加倍课赋。”

课赋(ke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科斧[kē fǔ ]

    1.蚕桑工具之一种。用于砍除桑树繁枝。

  • 2、刻符[kè fú ]

    1.秦书八体之一。刻于符节上的文字。

  • 3、课夫[kè fū ]

    1.征集民工。

  • 4、磕伏[kē fú ]

    1.方言。俯卧;趴。

  • 5、柯斧[kē fǔ ]

    1.装柄之斧。 2.《诗.豳风.伐柯》:"伐柯如何,匪斧不克。取妻如何,匪媒不得。"后因以"柯斧"喻媒妁。 3.《诗.豳风.伐柯》:"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"郑玄笺:"伐柯者必用柯,其大小长短,近取法于柯。"后因以"柯斧"喻法规。

  • 6、科敷[kē fū ]

    1.犹科派。

  • 7、克夫[kè fū ]

    1.旧时星相家的迷信说法,谓丈夫的性命和时运被妻子的本命克制而遭凶险。

  • 8、克肤[kè fū ]

    1.伤残体肤。指黥﹑劓﹑刖等肉刑。

  • 9、克伏[kè fú ]

    1.制伏,战胜。

  • 10、克服[kè fú ]

    ①用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战胜(缺点、错误、坏现象、不利条件等):~急躁情绪 ㄧ~不良习气 ㄧ群策群力,~重重困难。 ②克制;忍受(困难):这儿的生活条件不太好,请诸位~一下。

课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写诗用的笔。
  • 2、1.征收财物。
  • 3、1.给予。特指天赋的权利。
  • 4、1.禀赋。自然具有的资质。
  • 5、1.亦作"赋材"。 2.天赋,才能。
  • 6、1.见"赋才"。
  • 7、1.着色。
  • 8、1.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,题首多冠以"赋得"二字。如南朝梁元帝有《赋得兰泽多芳草》一诗。科举时代的试帖诗,因试题多取成句,故题前均有"赋得"二字。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。后遂将"赋得"视为一种诗体。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"赋得"为题。
  • 9、1.赋税。调为古代税收的一种。
  • 10、1.赋税的数额。
  • 11、1.天赋;资质。
  • 12、1.汉贾谊《鵩鸟赋》序:"谊为长沙王傅。三年,有鵩鸟飞入谊舍,止于坐隅。鵩似鸮,不祥鸟也。谊既以谪居长沙,长沙卑湿,谊自伤悼,以为寿不得长,乃为赋以自广。"后遂用"赋鵩"指仕途失意。
  • 13、1.辞赋和歌曲。 2.泛指诗歌。
  • 14、1.分配发给。
  • 15、1.赋税。
  • 16、1.《论语.公冶长》:"子在陈曰:'归与,归与!'"后因以"赋归"表示告归,辞官归里。
  • 17、1.分配徭役。
  • 18、1.交纳税金。
  • 19、1.辞赋家。
  • 20、1.赋税。
  • 21、1.谓征收商业税。
  • 22、①田赋,税收:薄赋敛|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! ②征收捐税:邺三老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。
  • 23、1.赋税与禄赏。 2.给予俸禄。
  • 24、1.辞赋和议论文。

课赋的相关查询

课赋的意思解释、课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