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wěi xiāo  ]
  • ㄨㄟˇ ㄒ一ㄠ
  • XFNH AVH

纬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编织蒿草。萧,蒿类,可以织为帘箔。语出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,其子没于渊,得千金之珠。”郭庆藩集释:“萧,蒿也,织缉蒿为薄帘也。”后用为安贫或安贫乐道的典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用为安贫或安贫乐道的典故。

语出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,其子没於渊,得千金之珠。”
郭庆藩 集释:“萧,蒿也,织缉蒿为薄帘也。”
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五九:“河上有丈人,纬萧弃明珠。”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灌畦鬻蔬,为供鱼菽之祭;织絇纬萧,以充粮粒之费。”
清 金农 《遣闷》诗之二:“莫哂长贫河上客,纬萧自可得明珠。”

纬萧(wei xiao)同音词

  • 1、痿痟[wěi xiāo ]

    1.萎缩﹐机能减退。

  • 2、微宵[wēi xiāo ]

    1.犹微昏。指傍晚。

  • 3、微绡[wēi xiāo ]

    1.薄绢。

  • 4、微霄[wēi xiāo ]

    1.稀薄的云气。

  • 5、微小[wēi xiǎo ]

    1.细小;极小。 2.指事物之细小者。

  • 6、猥小[wěi xiǎo ]

    1.轻视;鄙夷。 2.渺小。

  • 7、微笑[wēi xiào ]

    1.轻微地笑;轻微的笑。

  • 8、惟肖[wéi xiāo ]

    1.相似。惟,语助词。

  • 9、苇绡[wěi xiāo ]

    1.李花的别称。

  • 10、苇箫[wěi xiāo ]

    1.即苇钥。

纬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诗人,翻译家。湖南湘乡人。早年参加新民学会。后留学法国、苏联。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8年起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。1939年回国,主编《大众文艺》、《新诗歌》等。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、全国政协常委。著有诗集《和平之路》、《友谊之歌》等。有《萧三文集》。
  • 2、1.犹萧洒。形容举止﹑神情﹑风格等自然,不拘束;闲散舒适。
  • 3、1.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 2.萧条凄凉。 3.稀疏。
  • 4、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:长松千树风萧瑟。 ②冷落;凄凉:你秋色将临,能无萧瑟之感。
  • 5、1.草木茂密貌。 2.草木凋零衰败貌。 3.阴森。
  • 6、1.草木茂盛貌。 2.树木枝干耸立貌。
  • 7、1.冷落萧条。
  • 8、1.犹萧瑟。形容景色凄凉。
  • 9、1.萧条;凄凉。
  • 10、1.亦作"萧槭"。 2.凋零;零落。 3.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
  • 11、1.草木茂盛貌。
  • 12、1.传说中人物名。相传为春秋秦穆公时人,善吹萧,能致孔雀白鹤于庭。穆公以女弄玉妻之。萧史日教弄玉吹萧作凤鸣,后凤凰来集其屋。穆公筑凤台,使萧史夫妇居其上,数年后,皆随凤凰飞去。见汉刘向《列仙传》。 2.借指情郎。
  • 13、1.指萧史。 2.指萧育,西汉人,萧望之之子。见《汉书》本传。 3.殷民六族之一。
  • 14、①稀疏:白发萧疏。 ②萧条:万户萧疏鬼唱歌|但见萧疏景象,人去房空。
  • 15、1.清净闲适。 2.凉爽;凄清。 3.萧洒自然。 4.犹萧飒。风吹树木的声音。
  • 16、1.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"梁武帝造寺,令萧子云飞白大书'萧'字,至今一'萧'字存焉。"后因称佛寺为萧寺。
  • 17、1.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
  • 18、①萧条;凄凉:苍黄的天底下,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,没有一点生气|荒城自萧索,万里山河空。 ②稀疏:尔来飘流二十载,鬓发萧索垂霜冰。
  • 19、①凋零;冷落:村落萧条|要是没有窗外繁密的竹枝,那个房间真太萧条了。 ②指经济衰退,不景气:生意萧条|市面萧条,经济恐慌。
  • 20、南朝梁文学家。字德施,南兰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梁武帝长子,被立为太子,未及即位而卒,谥号昭明,世称昭明太子。曾招集文士编成《文选》,为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诗文总集。
  • 21、1.亦作"萧闲"。 2.萧洒悠闲;寂静。
  • 22、1.指汉丞相萧何。
  • 23、①稀疏:白发萧萧今已老。 ②拟声词:萧萧马鸣|风萧萧兮易水寒|月影下,树叶萧萧。
  • 24、1.象声词。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。 2.凄凉。

纬萧的相关查询

纬萧的意思解释、纬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