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āo shì  ]
  • ㄒ一ㄠ ㄕˋ
  • AVH QA

萧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萧史。

⒉  指萧育,西汉人,萧望之之子。见《汉书》本传。

⒊  殷民六族之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 萧史。参见“萧史”。

宋 柳永 《巫山一段云》词之五:“萧氏 贤夫妇, 茅 家好弟兄。羽轮飆驾起层云,高会尽仙卿。”

⒉  指 萧育,西汉 人, 萧望之 之子。见《汉书》本传。

《文选·张协<杂诗>之三》:“案无 萧氏 牘,庭无 贡公 綦。”
刘良 注:“萧育 与 朱博 为友, 王阳 与 贡禹 为密交,述此两事,思友人不相往来也。”

⒊  殷 民六族之一。

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殷 民六族, 条氏、徐氏、萧氏、索氏、长勺氏、尾勺氏。”

萧氏(xiao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虓士[xiāo shì ]

    1.勇士。

  • 2、消失[xiāo shī ]

    1.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;事物不复存在。

  • 3、消石[xiāo shí ]

    1.矿物名。又叫火硝﹑甲硝石。是一种强氧化剂。在阴湿土壤中形成盐花。经过煎炼,可用于医药或制造火药﹑炸药﹑肥料等。

  • 4、消蚀[xiāo shí ]

    1.犹消退。 2.消耗,消损。

  • 5、消食[xiāo shí ]

    1.消化食物;助消化。

  • 6、消逝[xiāo shì ]

    消失;逝去;看不见:消逝的红头巾|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逝在远处。

  • 7、消释[xiāo shì ]

    1.消溶,融化。 2.消除;解除。

  • 8、嚣世[xiāo shì ]

    1.尘世;扰攘的人世。

  • 9、校石[xiào shí ]

    1.校勘石刻文字。

  • 10、髇矢[xiāo shǐ ]

    1.亦作"骹矢"。亦作"矢"。 2.响箭。

萧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犹称号。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。亦代指这些贤明帝王。
  • 2、1.氏与姓。 2.指姓。 3.谓宗族谱系。
  • 3、1.世家大族的后裔。
  • 4、又称“氏族公社”。原始社会中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。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,初为母系氏族,新石器时代末期起过渡到父系氏族。氏族内禁止通婚,实行族外婚,生产资料公有,集体生产,平均分配,没有剥削,没有阶级,公共事务由推举产生的氏族首领管理,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。随生产力提高,出现私有制和阶级,氏族制度解体。
  • 5、族志1.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。唐高俭等着有《大唐氏族志》一百卷。
  • 6、事繇1.见"事由"。
  • 7、事要1.指权柄。 2.事情的要领﹑要旨。 3.重要的事情。
  • 8、事业①所从事或经营的事情:作何事业|家里偌大的事业,全靠他一人支撑呢! ②成就;功业:事业心|干一番事业|男儿立事业|若非任城,朕事业不得就也。 ③有条理、有规模并有益于公众的事情:建设事业|共产主义事业。 ④特指没有生产收入,由国家、企业或私人团体开支其经费的社会工作。与“企业”相对:事业经费|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。
  • 9、事宜关于事情的安排和处理:研究干部任免事宜。
  • 10、事义1.指文章的思想内容。 2.事理;情理。 3.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。 4.指典故的意义。
  • 11、事役1.劳役。 2.政务;公务。 3.指战事。
  • 12、事意1.事情的意义。 2.用意;意图。 3.犹事情,事务。
  • 13、事因1.事情的原委﹑因由。
  • 14、事用1.使用;应用。 2.犹干练。
  • 15、事由①事情的原委、来由:不问事由,即加训斥。 ②公文用语。指公文的主要内容。
  • 16、事证1.物证,证据。
  • 17、事职1.指周时冬官的具体职责。 2.职务;职责。 3.履行职务。
  • 18、事指1.行事的宗旨。
  • 19、事制1.谓政事的制度﹑法度。
  • 20、事质1.犹形质。
  • 21、事智1.运用智慧。
  • 22、事衷1.犹情理。
  • 23、事主1.事奉大夫。 2.事奉君主。 3.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,谋划者。 4.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。 5.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。
  • 24、事状1.事实情况。 2.犹行状。 3.指诉状所陈之事。

萧氏的相关查询

萧氏的意思解释、萧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