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ǎo lí  ]
  • ㄅㄠˇ ㄌ一ˊ
  • WK DJFD

保厘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治理百姓,保护扶持使之安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治理百姓,保护扶持使之安定。

《书·毕命》:“越三日壬申,王朝步目 宗周,至于 丰,以 成周 之众,命 毕公 保釐东郊。”
孔 传:“用 成周 之民众,命 毕公 使安理治正 成周 东郊,令得所。”
唐 王维 《送韦大夫东京留守》诗:“名器苟不假,保釐固其任。”
清 曹寅 《送施浔江方伯之任湖南》诗:“保釐蓝缕功非细,开拓穷荒虑必周。”

保厘(bao li)同音词

  • 1、暴力[bào lì ]

    ①强制的力量;武力。 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:军队、警察、法庭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~。

  • 2、宝利[bǎo lì ]

    1.珍宝财货。

  • 3、抱理[bào lǐ ]

    1.有理而负屈。

  • 4、抱磿[bào lì ]

    1.抱持名版,查点执绋人数。磿,古代送葬时记执绋人姓名的版。

  • 5、宝历[bǎo lì ]

    1.见"宝历"。

  • 6、苞栎[bāo lì ]

    1.即栎树。

  • 7、葆力[bǎo lì ]

    1.恃其勤苦。葆,通"保"。

  • 8、报礼[bào lǐ ]

    1.报答之礼。 2.犹报聘。

  • 9、报李[bào lǐ ]

    1.《诗.大雅.抑》:"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"后因以"报李"为朋友间馈赠酬答之典。

  • 10、暴厉[bào lì ]

    1.凶暴乖戾。 2.粗暴严厉。 3.迅猛。

保厘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?福"。 2.幸福;福气。
  • 2、1.寡妇。厘,通"嫠"。
  • 3、1.亦作"?改"。 2.改革;改正。
  • 4、1.亦作"?革"。 2.改革。
  • 5、1.亦作"厘豪"。亦作"?毫"。 2.毫厘。形容极小。
  • 6、1.见"厘毫"。
  • 7、1.治理协和。
  • 8、1.谓整治邪恶。
  • 9、1.本谓尧女嫁舜事。《书.尧典》:"厘降二女于妫汭,嫔于虞。"孔传:"降,下嫔妇也,舜为匹夫,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。"段玉裁撰异:"厘,整治之意;降,下也,整治下二女于妫汭。"一说,厘谓治迹。见《汉书.外戚传上序》颜师古注。后多用以指王女下嫁。
  • 10、1.良犬名。
  • 11、旧时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征收的税,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,民国二十年改定税制时撤消。也叫厘捐或厘金税。
  • 12、1.旧时管理征收厘金的机关。局下设卡,卡又有分卡﹑巡卡。
  • 13、1.整顿举用;整治兴办。
  • 14、1.即厘税。
  • 15、1.整顿剔除。
  • 16、1.旧时征收厘金的机构。一般于通商要道设置正卡,下设分卡﹑巡卡等。分卡下再设置查验分卡和收厘分卡。前者专司查验和缉私;后者专管征收。
  • 17、1.犹治理。
  • 18、1.公制长度单位,一厘米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。旧称公分。
  • 19、1.麦。厘,通"来"。
  • 20、1.区分并加以评定。
  • 21、1.形容有条理。
  • 22、1.谓就任治理。
  • 23、1.见"厘?"。
  • 24、1.旧指帝王祈福或祷雨的祭祀。《汉书.文帝纪》所谓"祠官祝厘"者即指此。宋以后多由道士行之。

保厘的相关查询

保厘的意思解释、保厘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