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āo cuō  ]
  • ㄔㄠ ㄘㄨㄛ
  • RIT RJB

抄撮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摘录。

⒉  微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摘录。

杜预 《<春秋经传集解>序》 孔颖达 疏引 汉 刘向 《别录》:“左丘明 授 曾申,申 授 吴起,起 授其子 期,期 授 楚 人 鐸椒,鐸椒 作‘抄撮’八卷,授 虞卿,虞卿 作‘抄撮’九卷,授 荀卿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曹爽传》“范 当 等皆伏诛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范 尝抄撮《汉书》中诸杂事,自以意斟酌之,名曰《世要论》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探颐》:“又 荀氏 著书,抄撮 班 史。”
清 黄宗羲 《姚江逸诗序》:“盖科举抄撮之学,陷溺人心,谁復以此不急之务,交相劝勉。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姚克》:“北平 之所谓学者,所下的是抄撮功夫居多。”

⒉  微细。

北齐 刘昼 《新论·从化》:“故权衡虽正,不能无毫釐之差;钧石虽平,不能无抄撮之较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抄,古代重量单位,约为升的千分之一。撮,抄的十分之一。抄撮比喻非常微细。

北齐·刘昼《刘子·卷三·从化》:「故权衡虽正,不能无毫厘之差;钧石虽平,不能无抄撮之较。」

⒉  抄本、摘要。

汉·刘向《别录》:「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,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,荀卿授张苍。」

抄撮(chao cuo)同音词

  • 1、晁错[cháo cuò ]

    西汉大臣。颍川(治今河南禹州)人。初习法家学说。文帝时为太子(即景帝)家令,得太子信任。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。坚持“重本抑末”政策,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,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,得到景帝采纳。不久,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、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,他被谗遭杀害。

  • 2、钞撮[chāo cuō ]

    1.微细﹐少许。 2.抄摘。

抄撮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犹乘风。形容行动快速。
  • 2、拉拢说合(多指介绍婚姻):媒人撮合。
  • 3、1.哄骗;怂恿。
  • 4、1.撮垃圾的簸箕。
  • 5、1.撮要记述。
  • 6、1.借取。
  • 7、1.撮要举出。
  • 8、1.弄虚作假﹐无中生有。 2.沾光﹐揩油。
  • 9、1.即撮口呼。 2.聚口使成圆形。 3.犹言弄唇吻。 4.中医学病症名。指口唇收缩撮起﹐不能吮乳。多出现于初生小儿所患的脐风﹑惊风等病。
  • 10、1. 选择抄录。如:间亦有略具联络者,今撮录一篇,以供医家研究。——鲁迅《狂人日记》。
  • 11、1.采录;摘录。
  • 12、1.摘取﹐摘引。
  • 13、1.系挂而不用之囊。喻弃而不用者。
  • 14、1.詈词。鸟﹐借作"屌"。
  • 15、①戏弄:他老爱撮弄人。 ②挑唆:撮弄得两家闹了起来。
  • 16、1.旧时杭州的一种泡茶方法。
  • 17、1.犹奉承。
  • 18、1.调情卖俏。
  • 19、1.摘取。 2.摄取。
  • 20、1.撮土。
  • 21、1.掷骰语。
  • 22、1.撮取。
  • 23、1.摘要叙述。
  • 24、1.累计。

抄撮的相关查询

抄撮的意思解释、抄撮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