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uō pěnɡ  ]
  • ㄘㄨㄛ ㄆㄥˇ
  • RJB RDW

撮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奉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奉承。

元 无名氏 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你两个撮捧着喫的醉如泥,却撇他在这里。”

撮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捧着肚子。形容大笑:捧腹大笑|令人捧腹。
  • 2、1.相声艺术谓配角用话或表情动作来配合主角,逗人发笑。
  • 3、1.吹捧演员。亦泛指一般的捧场。
  • 4、1.《隋书.王劭传》:"﹝隋文帝﹞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,崔彭捧脚,李盛扶肘得上。"后多指奉承谄媚。
  • 5、1. 手捧奖杯,指体育比赛获得冠军。
  • 6、原指去剧场为戏曲演员的表演喝彩。后也比喻替别人的某种活动或局面吹嘘:他搞了个什么活动,拉了一帮哥们为他捧场。
  • 7、1.恭敬地托着﹑拿着;环抱形地握持。
  • 8、1.托举;扶拥。
  • 9、1. 敬辞,读(别人的文章等)。
  • 10、1.犹拱手。 2.指相见。
  • 11、1.喻忠心辅佐帝王。语本《三国志.魏志.程昱传》"表昱为东平相,屯范"裴松之注引晋王沈《魏书》:"昱少时常梦上泰山,两手捧日,昱私异之,以语荀彧……彧以昱梦白太祖。太祖曰:'卿当终为吾腹心。'" 2.捧日营。参见"捧日营"。
  • 12、1.拱手。表示敬意。
  • 13、1.东汉初,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,负责讨定北边。渔阳太守抗命,朱浮写信给他说:"今天下几里,列郡几城,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,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,多见其不知量也。"见《后汉书.朱浮传》。后以"捧土"喻不自量力,或反用其意。
  • 14、1. 用两掌托住。如:她捧托着一块生日蛋糕,乐哈哈地走进房间。
  • 15、1.东汉人毛义有孝名。张奉去拜访他,刚好府檄至,要毛义去任守令,毛义拿到檄,表现出高兴的样子,张奉因此看不起他。后来毛义母死,毛义终于不再出去做官,张奉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,感叹自己知他不深。见《后汉书.刘平等传序》。后以"捧檄"为为母出仕的典故。
  • 16、1.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有心痛病,经常捧心而颦(皱着眉头)。邻居有丑女认为西施这个姿态很美,也学着捧心皱眉,反而显得更丑,大家见了都避开她。见《庄子.天运》。后因以"捧心"喻拙劣的模仿。
  • 17、1.唐华州刺史崔戎离任时,州人恋惜他,有脱去他的靴子,不让走的。见《旧唐书.崔戎传》。后用为挽留清廉地方官的典故。
  • 18、1.簇拥。 2.犹尊奉。
  • 19、1.簇拥其足。 2.指捧托其足,以示敬意。
  • 20、臭脚1.同"捧脚"。
  • 21、日营1.唐宋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。
  • 22、上天1. 过度颂扬;过高估计,吹捧。
  • 23、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。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,笑得不能抑制。
  • 24、腹轩渠轩:高;渠:通“举”。原指幼儿高举两手欲就父母。后转为形容笑貌。

撮捧的相关查询

撮捧的意思解释、撮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