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ínɡ jì  ]
  • ㄒ一ㄥˊ ㄐ一ˋ
  • TGS YOP

行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行迹”。亦作“行迹”。亦作“行迹”。

⒉  经行的足迹。

⒊  比喻行动的踪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行迹”。亦作“行跡”。亦作“行蹟”。

⒉  经行的足迹。

晋 张协 《杂诗》之一:“房櫳无行跡,庭草萋以緑。”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晋 简文 为抚军时,所坐牀上尘不听拂,见鼠行跡,视以为佳。”
唐 韦应物 《拟古诗》之一:“驱车背乡园,朔风卷行迹。”
清 吴伟业 《打冰词》:“新戍 云中 千骑马,横津直渡无行迹。”

⒊  比喻行动的踪迹。

罗文坊 《“向心扫荡”的破灭》:“尽管 日 寇如何狡猾,最终还是没有发现我边区领导机关的行迹所在。”

⒋  亦作“行跡”。亦作“行蹟”。事迹;行为。

《东观汉记·平原怀王胜传》:“平原王 葬, 邓太后 悲伤,命史官述其行迹,为传誄,藏于王府。”
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:“故考列行跡,以为《皇后本纪》。”
清 姚鼐 《河南孟县知县新城鲁君墓表》:“君少读书,慕古人行蹟。”
沙汀 《丁跛公》:“他把她们看成空气一样,一点也不因此检点一下自己的行迹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踪迹。

《文选·江淹·杂体诗·张司空》:「兰迳少行迹,玉台生网丝。」

⒉  事迹、行事。

《文选·范晔·后汉书皇后纪论》:「故考列行迹,以为皇后本纪。」

行迹(xing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行疾[xínɡ jí ]

    1.运行迅速;行走迅速。

  • 2、行几[xínɡ jǐ ]

    1.将近。

  • 3、行己[xínɡ jǐ ]

    1.谓立身行事。

  • 4、行计[xínɡ jì ]

    1.计议。 2.出行的打算。

  • 5、行记[xínɡ jì ]

    1.指记述游览的文章。

  • 6、行纪[xínɡ jì ]

    1.犹行程。

  • 7、刑迹[xínɡ jì ]

    1.形迹。

  • 8、星纪[xīnɡ jì ]

    1.星次名。十二次之一。与十二辰之丑相对应,二十八宿中之斗﹑牛二宿属之。 2.泛指岁月。

  • 9、星际[xīnɡ jì ]

    1.星与星之间。 2.今亦泛指太空。

  • 10、兴积[xìnɡ jī ]

    1.犹积聚。

行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迹行"。 2.指行为。 3.停止不前。
  • 2、1.痕迹。
  • 3、1.亦作"迹兆"。 2.踪迹和征兆。
  • 4、1.亦作"迹状"。亦作"迹状"。 2.行迹,迹象。
  • 5、1.亦作"迹捕"。 2.跟踪追捕。
  • 6、1.寻迹察访。
  • 7、1.亦作"迹蹈"。 2.重复走过的路。
  • 8、1.跟踪查捕盗贼。
  • 9、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。
  • 10、访1.亦作"迹访"。 2.寻访。
  • 11、1.追随;依附。
  • 12、1.犹痕迹。
  • 13、1.周代掌管狩猎之官。 2.指探子。
  • 14、1.谓寻踪射击。
  • 15、1.亦作"迹水"。 2.脚印中的水。形容水小。
  • 16、1.亦作"迹索"。 2.跟踪搜索。
  • 17、1.见"迹象"。
  • 18、1.亦作"迹响"。 2.踪迹和声响。
  • 19、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,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:~可疑 ㄧ从~看,这事不像是他做的。
  • 20、畟畟1.锋利貌。《诗.周颂.良耜》:"畟畟良耜,俶载南亩。"毛传:"畟畟,犹测测也。"孔颖达疏:"以畟畟文连良耜,则是利刃之状,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。"朱熹集传:"畟畟,严利也。"一说,深耕貌。马瑞辰通释:"胡承珙曰:'《尔雅》:深,测也。《说文》:测,深所至也。畟畟﹑测测,皆状农人深耕之貌。'今按《淮南子.原道篇》注:'度深曰测。'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。《尔雅》舍人注:'畟畟,耜入地之貌。'亦状其入地之深。"
  • 21、畟奸1. 见“鸡奸”。
  • 22、畟然1.清晰貌。
  • 23、諔诡1.奇异。
  • 24、堲谗1.疾恶谗言。

行迹的相关查询

行迹的意思解释、行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