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kē zhé  ]
  • ㄎㄜ ㄓㄜˊ
  • TUFH YYUD

科谪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科适”。

⒉  谓依法贬谪,流徙戍边。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科适”。谓依法贬谪,流徙戍边。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。

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置 居延、休屠 以卫 酒泉,而发天下七科适,及载糒给贰师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音讁。 张晏 云:吏有罪一,亡命二,赘壻三,贾人四,故有市籍五,父母有市籍六,大父母有籍七:凡七科。 武帝 天汉 四年,发天下七科讁出 朔方 也。”
按,《汉书·武帝纪》作“科讁”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击之》:“甲士死於军旅,中士罢於转漕!仍之以科适,吏徵发极矣。”
明 文徵明 《顾春潜先生传》:“一切科讁,凡以瘠民裕上者,悉蠲放之。”

科谪(ke zhe)同音词

  • 1、刻着[kè zhe ]

    1.犹铭刻。着,附着。

  • 2、科折[kē zhé ]

    1.唐宋时代征收赋税﹐实行权宜折变之法﹐许以物折物﹑以物折钱或以钱折物﹐称为"科折"。

  • 3、克着[kè zhe ]

    1.显着。

  • 4、可者[kě zhě ]

    1.指合乎要求的人。

  • 5、可着[kě zhe ]

    就着某个范围不增减;尽(jǐn)着:~劲儿干ㄧ~嗓子叫唤 ㄧ~这块布料,能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
科谪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并调至边远之地。
  • 2、1.古代指被贬谪流放的大臣。
  • 3、1.贬斥。
  • 4、1.降职贬退。
  • 5、1.贬谪放逐。
  • 6、1.指古代官吏的贬谪与选调。
  • 7、1.犹谪降。
  • 8、1.亦作"谪发"。 2.责过罚恶。 3.贬谪并发配。 4.指因罪而远戍的人。
  • 9、1.亦作"谪罚"。 2.惩罚﹐处罚。
  • 10、1.贬谪流放。
  • 11、1.贬官另任新职。 2.被贬降的官吏。
  • 12、1.因罪革职回乡。
  • 13、1.因罪过而被贬谪。
  • 14、1.贬官另任新职。 2.被贬降的官吏。
  • 15、1.亦作"谪藉"。 2.古代登记谪降者的册籍。亦借指谪降者的行列。
  • 16、1.古代迷信认为异常的天象是上天对人的谴责﹐出现灾变的征候谓之"谪见"。
  • 17、1.古代官吏被降职并调至边远之地。 2.迷信说法﹐谓仙人获罪而贬降﹑托生人世。
  • 18、1.见"谪籍"。
  • 19、1.亦作"谪咎"。 2.灾祸。
  • 20、1.谓古代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。
  • 21、1.被贬谪流放而寄居他乡的人。
  • 22、1.因罪而被贬谪的官吏。
  • 23、1.指神仙因罪过被贬落人世。
  • 24、1.责骂。

科谪的相关查询

科谪的意思解释、科谪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