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ǔ tōnɡ  ]
  • ㄅㄨˇ ㄊㄨㄥ
  • HHY CEP
  • 拟声词

卜通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象声词。常用来形容钝响或心跳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象声词。常用来形容钝响或心跳。

刘白羽 《一个温暖的雪夜》:“出一身热汗,卜通一声跳到碧清的河里去凫水,那有多舒服呀!”
康濯 《光荣的小老头儿》:“柳立 刚一走出村子,刚一抬起脑袋,刚一觉着心里头卜通卜通跳了起来,就见两只麻雀扑楞楞飞走了。”

卜通(bu t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布同[bù tónɡ ]

    1.犹混同。

  • 2、不通[bù tōnɡ ]

    1.阻塞;不通达。 2.不相往来。 3.不共同使用。 4.不明白;不了解。 5.谓学识浅陋。 6.谓文理悖谬不顺。

  • 3、不同[bù tónɡ ]

    1.不相同;不一样。 2.不同意。 3.不和。

卜通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开朗豁达。 2.融通调济。 3.往来通达。
  • 2、①两家通好;世交:两人三世通家,又是少年同窗。 ②姻亲:通家之谊。
  • 3、1.同"通假"。
  • 4、1.犹通商。
  • 5、1.互相借用。 2.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。严格说,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,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。包括同音通假,如借"公"为"功",借"骏"为"峻";双声通假,如借"祝"为"织",借"果"为"敢";叠韵通假,如借"崇"为"终",借"革"为"勒"。古书多用通假字;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,如借"谷"为"谷",借"吁"为"吁"。
  • 6、1.见"通奸"。
  • 7、1.指未经分隔的大房间。
  • 8、1.往来的书信。
  • 9、1.通书信。
  • 10、1.普遍调查。 2.指索引。
  • 11、1.犹通刺。 2.豁达,不拘礼节。
  • 12、1.犹通览。
  • 13、1.谓豁达而有作为。
  • 14、1.共通的鉴定。
  • 15、1.通晓讲习。
  • 16、1.结交;交往。
  • 17、1.两人同卧而伸脚的方向相反。 2.做内线,传递消息。
  • 18、1.达官,显官。
  • 19、1.交往;结交。 2.互相连接。
  • 20、1.犹通衢。
  • 21、1.谓崇尚节操。
  • 22、1.串通勾结。
  • 23、1.疏通解释。 2.通晓理解。 3.通顺易懂;明白了解。 4.通达颖悟。
  • 24、1.通达耿介,有操守。

卜通的相关查询

卜通的意思解释、卜通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