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ì shì  ]
  • ㄉ一ˋ ㄕˋ
  • YUPH TOC

帝释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称“帝释天”。

⒉  佛教护法神之一。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(忉利天)之主,居须弥山顶善见城。梵文音译名为释迦提桓因陀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称“帝释天”。佛教护法神之一。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(忉利天)之主,居 须弥山 顶 善见城。梵文音译名为 释迦提桓因陀罗。
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庐山慧远法师诔》:“人天感悴,帝释动怀。”
南朝 梁简文帝 《大法颂》:“忉利照园之东,帝释天城之北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诸天坏损,怀中鸟雀营巢;帝释欹斜,口内蜘蛛结网。”
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脱靴捧砚》:“仙宫寳嵌妆,帝释珠交网。”

帝释(di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帝师[dì shī ]

    1.帝王的老师。 2.元僧官名。元制,皇帝即位初,例从梵僧受佛戒,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。帝师兼领宣政院,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。 3.古星名。

  • 2、帝食[dì shí ]

    1.指先帝祭品。

  • 3、帝世[dì shì ]

    1.帝王的世系。

  • 4、帝事[dì shì ]

    1.犹王事。古代用以称国事。

  • 5、帝室[dì shì ]

    1.皇室;皇族。

  • 6、嫡室[dí shì ]

    1.正寝之室。 2.正妻。

  • 7、抵事[dǐ shì ]

    1.方言。顶事。

  • 8、抵视[dǐ shì ]

    1.犹注视。

  • 9、抵饰[dǐ shì ]

    1.抵赖掩饰。

  • 10、邸史[dǐ shǐ ]

    1.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。

帝释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佛门。
  • 2、1.解闷。唐杜甫有《释闷》诗。
  • 3、1.犹淘米。
  • 4、1.脱去冠冕。 2.引申为辞官。
  • 5、1.解除危难。 2.解答诘难。
  • 6、1.放心;免除思念。
  • 7、1.亦作"释屩"。 2.脱去草鞋。喻出仕。
  • 8、1.谓消除辛劳。
  • 9、①形容疑虑消除:心中释然。 ②形容领悟:天下释然,知所适从。
  • 10、1.指僧人和儒生。
  • 11、1.释放心神,无所计较。谓抛却一切意念。
  • 12、1.佛姓释迦的略称。亦指佛或佛教。
  • 13、1.指佛事。
  • 14、1.松散貌。
  • 15、1.放手。前面多加否定词,表示对某事物十分爱好。
  • 16、1.犹让位。
  • 17、1.谓用通俗的话解释。
  • 18、1.脱网。 2.指佛法。
  • 19、1.离去本职。 2.用为赞辅朝政之称。
  • 20、1.放下书卷。 2.解释词语音﹑义的文字。唐陆德明有《经典释文》。 3.指以楷书考释篆﹑隶﹑草﹑行等书体。
  • 21、1.丢下印信。谓辞官。
  • 22、1.丢弃鞋子。喻舍弃微末之物。
  • 23、1.消除心中的怨恨愤怒。
  • 24、1.消除嫌隙。

帝释的相关查询

帝释的意思解释、帝释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