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ǎ zhāo  ]
  • ㄉㄚˇ ㄓㄠ
  • RS RVK

打招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用手示意。

⒉  打招呼。

⒊  乡村儿童摹拟战斗的游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用手示意。

《清平山堂话本·简帖和尚》:“官人把手打招,叫:‘买餶飿儿。’”

⒉  打招呼。

聂绀弩 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‘你没有跟他打招吗?’‘没有。’”

⒊  乡村儿童摹拟战斗的游戏。

梁斌 《红旗谱》六:“大贵 和 二贵 也参加了他们的游戏;所有的孩子们分成两队,开始‘打招’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打手势示意。

《清平山堂话本·简贴和尚》:「官人把手打招,叫:『买馉饳儿。』」

打招(da zhao)同音词

  • 1、答诏[dá zhào ]

    1.皇帝回答臣下奏疏的诏书。

  • 2、打照[dǎ zhào ]

    1.打照面。 2.关心。

  • 3、大招[dà zhāo ]

    1.古乐名。即《大韶》。 2.《楚辞》篇名。相传为屈原所作。或云景差作。王夫之解题云:"此篇亦招魂之辞。略言魂而系之以大﹐盖亦因宋玉之作而广之。"后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辞。

  • 4、大昭[dà zhāo ]

    1.古代九薮之一。

  • 5、搭爪[dā zhǎo ]

    1.农具名。铁制,钩尖分二叉。

  • 6、达照[dá zhào ]

    1.通明透亮。 2.犹明察。

打招词语接龙

  • 1、怀1.招抚,怀柔。
  • 2、1.召唤;呼唤。
  • 3、1.见"招麾"。
  • 4、1.指挥。 2.亦作"招挥"。征召,起用。
  • 5、1.召集。
  • 6、1.招致毁谤。
  • 7、《楚辞》篇名。一般认为是宋玉为屈原招魂之作,也有人认为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之作。篇中借巫阳之口,陈说四方之可怕不可居留,赞扬故乡的温暖可爱,劝说所招之魂归来。铺叙夸张,辞藻富丽。
  • 8、1.见"招集"。
  • 9、1.亦作"招辑"。亦作"招缉"。 2.招呼人们聚集;召集。 3.犹招抚。
  • 10、1.见"招集"。
  • 11、①抵挡:招架不住|只有招架之功,没有还手之力|来势十分凶猛,一时难以招架。 ②应付;对付:大家七嘴八舌,弄得小陈招架不迭。 ③应承;承认:他若欺心不招架时,左右做我不着。
  • 12、1.招婿或出嫁。
  • 13、1.谓帝王征求规劝意见。
  • 14、1.习射时站在箭靶旁查看。
  • 15、1.号召﹑劝谕敌人投降。
  • 16、1.招呼接纳。 2.交往。
  • 17、1.犹勾结。
  • 18、1.把已招供的人犯解送上官复审。
  • 19、1.招引进用。
  • 20、1.招致举用。
  • 21、1.招魂用品。
  • 22、1.招集;聚集。
  • 23、1.记录供词的案卷。
  • 24、1.颠覆。

打招的相关查询

打招的意思解释、打招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