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òu jiǎo  ]
  • ㄏㄡˋ ㄐ一ㄠˇ
  • RG EFCB

后脚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走路时位置在后的那只脚。

后脚打滑。

the rear foot (in walking);

⒉  紧随其后。

日本人前脚走,他们后脚就到了。

behind sb.;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有四肢的脊椎动物长在后面的两只脚。亦指人行走时在后面的一只脚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濡水》:“始皇 转马还,前脚犹立,后脚随崩。”
唐 张鷟 《游仙窟》:“先须捺后脚,然使勒前腰。”

⒉  与前脚连言时借指紧跟在后面或时间紧接着。
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一回:“徐大爷 没有做一百年的理!等 徐大爷 前脚去了,后脚再看啦!”
冰心 《冬儿姑娘》:“她前脚进门,后脚就有两个大兵追着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昆虫或四肢动物,长在后面的两只脚。

⒉  人行走时,在后面的那只脚。

⒊  与「前脚」一词连用时,表示紧跟在后。

《醒世姻缘传·第二一回》:「等徐太爷前脚去了,后脚再看哩!」

英语翻译

(one moment ...,)​ the next ..., trailing foot (in walking)​

后脚(hou ji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后交[hòu jiāo ]

    1.犹新交。指新近才建立的友谊。 2.谓了解之后才交友。

  • 2、后觉[hòu jiào ]

    1.觉悟较晩者。

  • 3、候徼[hòu jiǎo ]

    1.伺察巡逻。

  • 4、候教[hòu jiāo ]

    1.敬候指教。请柬上常用的套语。

  • 5、厚交[hòu jiāo ]

    1.至交,深交。

  • 6、吼叫[hǒu jiào ]

    大声叫;吼:狮子~着扑上去丨人们愤怒地~起来。

后脚词语接龙

  • 1、〈方〉脚。
  • 2、1.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。又称汤婆子。
  • 3、一种潜水的用具,仿照动物的蹼,用橡胶或塑料压制而成,戴在脚上,以增加拨水的能力。
  • 4、①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疾病。症状是患者疲劳软弱,小腿沉重,肌肉疼痛萎缩,手足痉挛,头痛,失眠,下肢发生水肿,心力衰竭等。 ②脚癣的通称。
  • 5、指付给搬送东西的人的工钱。
  • 6、1.犹履历。宋时入仕﹐必具乡贯﹑户头﹑三代名衔﹑家口﹑年齿﹑出身履历﹐若注授转官﹐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﹐谓之"脚色"。 2.传统戏曲中演员的类别。 3.泛指演员。 4.泛指小说或影剧中的人物。 5.特指某种人物。有时亦含贬义。 6.犹本色﹐亦指真相或底蕴。
  • 7、①戏曲的艺术化、规范化的人物类型。也是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。通常与行当通用,或合称“脚色行当”。宋元时的戏曲已建成行当体制,如南戏有生、外、旦、贴、净、丑、末七色,元杂剧有末、旦、净三类。近代戏曲大多以生、旦、净、丑为基本类型,并各有分支,如生又分老生、小生、武生,旦又分正旦、花旦、武旦、老旦等。 ②泛指演员:他是剧中的重要脚色。又泛指精明能干的人:别看他不声不响,在车间里可算得上是个好脚色。
  • 8、1.即马掌。马蹄铁。
  • 9、1.方言。犹言角落上。
  • 10、1.旧时奉官府差遣办事的人。
  • 11、1.脚与手。人的上下四肢。 2.犹手脚。谓暗中采取的行动。 3.犹爪牙。指能听候调遣者。 4.人为的痕迹。特指文辞手法。
  • 12、1.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。
  • 13、1.洗脚用的热水。
  • 14、1.固定在火车上﹐备上下车用的梯子。
  • 15、1.犹脚步。多指走路时腿的动作。 2.脚;脚上。多就踢球技巧而言。 3.犹兆头。 4.旧时码头上剥削搬运工人的把头。
  • 16、脚掌。
  • 17、1.方言。指腿。
  • 18、脚掌的反面。也叫脚面。
  • 19、表演戏剧、曲艺,摄制电影等所依据的本子,里面记载台词、故事情节等。
  • 20、1.脚絣。
  • 21、1.犹裹腿。缠在腿上的布条。
  • 22、①指走路时两脚之间的距离:~大。 ②指走路时腿的动作:放轻~ㄧ嚓嚓的~声。
  • 23、1.旧时妇女缠足的布。
  • 24、1.运载工具﹐如舟车骡马等。 2.指搬运费。

后脚的相关查询

后脚的意思解释、后脚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