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ǔ ér  ]
  • ㄩˇ ㄦˊ
  • YGK QT

语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语儿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语儿乡。参见“语儿乡”。

《汉书·闽粤传》:“楼船军卒 钱唐 榬终古 斩徇北将军,为 语儿侯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孟康 曰:‘ 越中 地也,今 吴 南亭 是。’语字或作篽,或作籞,其音同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一种头巾。

唐·元稹〈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〉:「贡兼蛟女绢,俗重语儿巾。」

⒈  话、语。如口头语儿、俗语儿。

语儿(yu er)同音词

  • 1、玉儿[yù ér ]

    1.人名。南齐东昏侯潘淑妃之小字。东昏侯败,同死。 2.人名。后魏元树之爱姬朱玉儿。 3.泛指美人。

  • 2、玉珥[yù ěr ]

    1.玉制耳饰。 2.玉制的剑镡。

  • 3、余儿[yú ér ]

    1.传说中的登山神。

  • 4、余耳[yú ěr ]

    1.秦末陈馀﹑张耳的并称。陈馀﹑张耳,原为刎颈之交,居约时,相然信死,及据国争权,卒相灭亡,交友不终。后因以为势利之友的典故。

  • 5、榆耳[yú ěr ]

    1.生在榆树上的木耳。

  • 6、瑜珥[yú ěr ]

    1.比喻人姿质美好。 2.女子耳上的装饰品。

  • 7、鱼饵[yú ěr ]

    1.钓鱼用的鱼食。

  • 8、于儿[yú ér ]

    1.传说中的神名。

  • 9、俞儿[yú ér ]

    1.古代善于辨别味道的人。 2.登山之神,长足善走。

  • 10、隃迩[yú ěr ]

    1.远近。

语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。
  • 2、1.儿媳妇。
  • 3、为儿童创作的、适合儿童唱的歌谣。
  • 4、1.孩童。 2.比喻亲信。
  • 5、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,就是后缀‘儿’字不自成音节,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,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。例如‘花儿’的发音是huār,不是huā’ér。
  • 6、1.孩子话。多指不切实际的傻话。
  • 7、1.见"儿皇帝"。
  • 8、1.古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。犹言我家。 2.古代青年女子的自称。
  • 9、1.犹儿戏。
  • 10、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治病的一科。也叫小儿科。
  • 11、1.幼奴。
  • 12、①男儿;男子。 ②儿子。 ③称士兵或喽罗:三千~。
  • 13、公马。
  • 14、1.丈夫称妻子,犹言孩子他妈。
  • 15、①男子汉:见义勇为的好~。 ②男孩儿:只有一女,别无~。
  • 16、1.犹儿郎。
  • 17、①子女:把~抚养成人◇英雄的中华~。 ②男女:~情长(指过分看重情爱或与家人之间的感情)。
  • 18、1.儿女对双亲所行的拜礼。
  • 19、1.孩子们;后辈。
  • 20、1.犹儿辈。
  • 21、齿1.幼年。
  • 22、1.小拐杖。
  • 23、1.犹妇孺。
  • 24、1.儿童时代。

语儿的相关查询

语儿的意思解释、语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