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ùn chì  ]
  • ㄒㄨㄣˋ ㄔˋ
  • YK SKTY

训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训勑”。

⒉  君上对臣下告谕、诫饬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训勅”。君上对臣下告谕、诫饬。

宋 宋祁 《代郑公授知制诏谢表》:“因程奏之升闻,紆睿辞之训敕,就加金艾之服,以奬朝廷之容。”
元 虞集 《敕赐龙章宝阁记》:“若夫詔告臣庶,训勑师旅,赞词弥文,日盛一日,无以加矣。”
《元史·世祖纪二》:“关东、蒙古、汉 军官未经训敕者,令各乘传赴 开平。”

训敕(xun c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浚池[xùn chí ]

    1.深池。

  • 2、埙篪[xūn chí ]

    1.亦作"埙箎"。亦作"埙篪"。亦作"埙箎"。亦作"埙竾"。 2.埙﹑篪皆古代乐器,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。因常以"埙篪"比喻兄弟亲密和睦。 3.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。 4.借指兄弟。

  • 3、熏池[xūn chí ]

    1.传说中的神名。

  • 4、熏炽[xūn chì ]

    1.犹威逼。 2.炽热。

  • 5、循持[xún chí ]

    1.遵守。

  • 6、寻尺[xún chǐ ]

    1.喻微小或微细之物。

  • 7、训斥[xùn chì ]

    1.训诫与斥责。

  • 8、训饬[xùn chì ]

    1.教训戒勉。

  • 9、讯尺[xùn chǐ ]

    1.问候的尺牍。

训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皇帝赐给寺院的门榜。
  • 2、1.皇帝的赏赐。
  • 3、1.帝王的批答。
  • 4、1.诏书的一种。 2.授官的文书,委任状。
  • 5、1.亦作"敕断"。 2.犹裁断。
  • 6、1.谓皇帝赐给寺院匾额。
  • 7、1.整饬法令。
  • 8、1.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。
  • 9、1.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﹑调兵遣将的凭证。以竹木或金玉为之,上书文字,剖而为二,各存其一,用时相合以为证信。
  • 10、1.朝廷颁定的律法。
  • 11、1.敕身。
  • 12、1.帝王颁赐称号。
  • 13、1.犹敕令,诏命。因诏敕须押字判行,故称。
  • 14、1.敕令召唤。
  • 15、1.敕书。用黄纸书写,故名。
  • 16、1.五代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,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"敕甲"。
  • 17、1.敕命进见。
  • 18、1.犹敕造。
  • 19、1.帝王的命令。
  • 20、1.警诫,教诫。
  • 21、1.犹警戒。
  • 22、1.宋时内廷承旨撰制法律条例的机构。
  • 23、1.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。北魏时亦称铁勒﹑高车部。
  • 24、1.复姓。后魏有敕力犍。见《通志.氏族五》。

训敕的相关查询

训敕的意思解释、训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