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ì é  ]
  • ㄔˋ ㄜˊ
  • SKTY PTKM

敕额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皇帝赐给寺院匾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皇帝赐给寺院匾额。

《资治通鉴·后周世宗显德二年》:“敕天下寺院,非敕额者悉废之。”
胡三省 注:“敕额者,敕赐寺额,如 慈恩、安国、兴唐 之类。”

敕额(chi e)同音词

  • 1、蚩恶[chī è ]

    1.粗陋恶劣。蚩﹐通"媸"。

  • 2、弛恶[chí è ]

    1.松散损坏。

  • 3、赤俄[chì é ]

    1.旧指十月革命后的俄国。

  • 4、赤蛾[chì é ]

    1.见"赤蚁"。

  • 5、赤厄[chì è ]

    1.指汉朝的厄运。汉为火德,火色赤,故称。

  • 6、螭额[chī é ]

    1.雕有螭形的碑额。

  • 7、迟俄[chí é ]

    1.延误;耽搁。

敕额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规定承办(之事)。
  • 2、1.谓按额定的数字编制(册子)。
  • 3、1.清八旗绿营兵。
  • 4、1.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。
  • 5、规定数目的:~人数ㄧ~工资。
  • 6、规定的数额:贷款~|融资~。
  • 7、1.高貌。
  • 8、1.唐时回纥的高级贵族。
  • 9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构件,即木结构建筑中檐柱与檐柱之间的联系梁。早期多设一根,后增添一较细者,遂有大、小之分。
  • 10、1.指驸马。清制,对公主﹑格格配偶的称号。固伦公主(皇后的女儿)丈夫称固伦额驸。其下又有郡主额驸﹑乡君额驸等。
  • 11、1.额定的赋税。
  • 12、1. 颅前上部的一对膜化骨,前方紧接着顶骨,在人类头上联合成单个骨,它形成额和眶的上部。
  • 13、1.六朝妇女施于额上的黄色涂饰。唐时仍有。其制起于汉时。
  • 14、1.匾额和名录。
  • 15、额的两旁。
  • 16、1.谓放宽定额。
  • 17、1.指额定款项。
  • 18、1.藏物的家具。兼作几桌用。
  • 19、1.指前额。
  • 20、1.额头。
  • 21、1.清时驿局核定数量的马匹。
  • 22、1.指前额。
  • 23、1. 票面。如:额面一百元。
  • 24、1.题写在匾额上的名称。

敕额的相关查询

敕额的意思解释、敕额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