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ī qián  ]
  • ㄗ ㄑ一ㄢˊ
  • UQWM QG

资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钱财。

⒉  让钱流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钱财。

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一》:“自四品,皆番上於吏部;不上者,岁输资钱,三品以上六百,六品以下一千,水、旱、虫、霜减半资。”

⒉  让钱流通。

宋 叶适 《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志铭》:“会之滞于州库者,为之转糴而资钱于市;钱会常相权,民无贵食,肆无虚券。”

资钱(zi q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自谴[zì qiǎn ]

    1. 自责;自我批评;自我反省谴责。如:心灵上的自谴。

  • 2、资遣[zī qiǎn ]

    1.给资遣行。

  • 3、子钱[zǐ qián ]

    1.贷给他人取息之钱。犹高利贷。

  • 4、赀钱[zī qián ]

    1.汉代对未成丁者所征收的人口税。

  • 5、赀遣[zī qiǎn ]

    1.给资遣送。赀,通"资"。

  • 6、自谦[zì qiān ]

    1.自我谦逊。 2.自足;心安理得。

  • 7、自遣[zì qiǎn ]

    1.发抒排遣自己的感情。

  • 8、紫钱[zǐ qián ]

    1.指苔藓。

资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钱票。一种民间发行的代用货币。
  • 2、1.盛钱的竹筒。
  • 3、1.指钱币。 2.钱面上的文字。
  • 4、1.钱财货物。
  • 5、1.钱谷师爷。明清地方官署所聘佐助人员之一。
  • 6、1.还钱的期限。
  • 7、1.占有金钱的欲望。
  • 8、1.铜钱中央的方孔﹐供穿钱缗用。 2.指形如钱眼之物。 3.指代金钱。
  • 9、1.厕神名。
  • 10、1.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。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。
  • 11、1.有关盗铸钱币的案件。
  • 12、清代藏书家。字遵王,号也是翁,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少时受业于其族曾祖钱谦益。一生收集图书四千余种。藏书室名述古堂、也是园、莪匪楼。著有《也是园书目》、《述古堂书目》。
  • 13、1.即纸钱。一种迷信用品。供祭鬼神时焚化用。
  • 14、1.即钱幕。
  • 15、1.赌博时所押的钱。
  • 16、中国旧时的金融机构。有的地方称银号。明代开始出现。经营货币兑换,办理存放款和汇兑。清末,它的地位逐渐被银行取代。1952年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并入公私合营银行。
  • 17、1.即钱摊。
  • 18、1.钱财。
  • 19、中国旧时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。地主凭借土地的所有权向租种土地的佃户收取,佃户以钱币交纳,故称。在旧中国这种地租形式不占主要地位。
  • 20、1.装钱的小包。
  • 21、1.犹本钱。
  • 22、1.钱。多指金属货币。
  • 23、1.金钱﹑缣帛。
  • 24、1.古代两种农具名。后泛指农具。 2.借指农事。

资钱的相关查询

资钱的意思解释、资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