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uānɡ cānɡ  ]
  • ㄏㄨㄤ ˙ㄔㄣ
  • AYNK WWBN

荒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鄙贱粗野;鄙贱粗野之人。六朝时南人常用以指北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鄙贱粗野;鄙贱粗野之人。 六朝 时南人常用以指北人。

《宋书·杜骥传》:“直以南度不早,便以荒傖赐隔。”
《南齐书·王融传》:“招纳不逞,扇诱荒傖。”
清 方兆及 《刘生》诗:“六郡良家输浩气, 五陵 豪士属荒傖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粗野卑贱的人。

《南齐书·卷四七·王融传》:「近塞外微尘,苦求将领,遂招纳不逞,扇诱荒伧。」

荒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晋南北朝时,南人讥北人粗鄙,蔑称伧辈。《南史.文学传.丘灵鞠》:"灵鞠不乐武位﹐谓人曰:'我应还东掘顾荣冢。江南地方数千里﹐士子风流皆出此中。顾荣忽引诸伧辈度﹐妨我辈涂辙﹐死有余罪。'"后用以泛指粗鄙浅陋的人。
  • 2、1.粗俗。
  • 3、1.平庸鄙俗之辈。
  • 4、1.魏晋南北朝时,吴人以上国自居,鄙视楚人粗伧,谓之"伧楚"。因亦用为楚人的代称。 2.指楚地方音。 3.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。 4.粗俗。
  • 5、1.粗蠢的童仆。
  • 6、1.指贫贱的粗汉。
  • 7、1.晋南北朝时,南人讥北人粗鄙,蔑称之为"伧父"。《晋书.文苑传.左思》:"初﹐陆机入洛﹐欲为此赋﹐闻思作之﹐抚掌而笑﹐与弟云书曰:'此间有伧父﹐欲作《三都赋》﹐须其成﹐当以覆酒瓮耳。'"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"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﹐有尊贵客﹐权移之。"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九:"南朝谓北人曰'伧父'﹐或谓之'虏父'。"清吴伟业《送周子俶张青雕往河南学使者幕》诗之三:"二陆来江左﹐三张入洛中……伧父休轻笑﹐吴侬雅自雄。"后用以泛指粗俗﹑鄙贱之人﹐犹言村夫。
  • 8、1.指南北朝时期北地乐府民歌。
  • 9、1.晋南北朝时,南人轻侮北人为"伧"。伧鬼,犹言北方之鬼。
  • 10、1.晋南北朝时,南人讥北地荒远﹑北人粗鄙,故称。《宋书.杜骥传》:"晚渡北人﹐朝廷常以伧荒遇之﹐虽复人才可施﹐每为清涂所隔﹐坦以此慨然。"又《刘勔传》:"臣窃寻元嘉以来﹐伧荒远人﹐多干国议﹐负儋归阙﹐皆劝讨虏。"后用以泛指荒远僻陋之地。
  • 11、1.粗劣。
  • 12、1.浅陋鄙俗。
  • 13、1.鄙俚淫靡。
  • 14、1.亦作"伧■"。 2.杂乱貌。 3.粗野貌;粗恶貌。
  • 15、1.原籍为北土的奴仆。 2.指奴仆。常用作斥骂语。 3.平庸鄙俗之辈。
  • 16、1.粗鲁的习气。
  • 17、1.紊乱貌。
  • 18、1.晋南北朝时,南人对北人的蔑称。 2.泛指村野之人。
  • 19、1.指北人粗鄙的习俗。 2.粗俗鄙陋。
  • 20、1.孱头,懦夫。
  • 21、1.粗俗的言辞。
  • 22、1.指鄙俚的文辞。
  • 23、1.指嗓音粗重宏亮。
  • 24、1.晋南北朝时,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。 2.指鄙陋的庸人。

荒伧的相关查询

荒伧的意思解释、荒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