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晋南北朝时,南人讥北地荒远、北人粗鄙,故称。《宋书·杜骥传》:“晚渡北人,朝廷常以伧荒遇之,虽复人才可施,每为清涂所隔,坦以此慨然。”又《刘勔传》:“臣窃寻元嘉以来,伧荒远人,多干国议,负儋归阙,皆劝讨虏。”后用以泛指荒远僻陋之地。
也作“仓黄”、“苍黄”、“仓惶”。匆忙而慌张: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
1.见"仓皇"。
1.见"仓皇"。
1.见"仓皇"。
1.见"仓皇"。
1.见"仓兄"。
1.匆忙而慌张。
①青色与黄色: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。比喻事物多变:钟山风雨起苍黄。 ②黄中带青:他躺着,脸色苍黄,眼角挂着泪。 ③灰黄色:苍黄的天底下,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,没有一些活气。 ④同“仓皇”。
1.匆忙;惊慌。
伧荒的意思解释、伧荒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