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ì zhì  ]
  • ㄓˋ ㄓˋ
  • DRRM IGK

礩滞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阻塞不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阻塞不通。

《周书·儒林传·熊安生》:“时朝廷既行《周礼》,公卿以下多习其业,有宿疑礩滞者数十条,皆莫能详辨。”

礩滞(zhi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置质[zhì zhì ]

    1.犹委质。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﹐以示献身。质﹐通"贽"。 2.派遣人质作担保﹐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。

  • 2、雉贽[zhì zhì ]

    1.亦作"雉雉"。 2.古代士朝见天子或士与士相见时执雉为贽。见《书.舜典》﹑《礼记.曲礼下》﹑《仪礼.士相见礼》及其注疏。后遂指拜访﹑相见时所持赠之礼品。

  • 3、雉雉[zhì zhì ]

    1.杂陈貌。

  • 4、至知[zhì zhī ]

    1.最高的智慧;最有智慧的人。知﹐通"智"。

  • 5、至至[zhì zhì ]

    1.谓达到道的最高境地。

  • 6、至治[zhì zhì ]

    1.指安定昌盛﹑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。 2.最好的治理。

  • 7、指擿[zhǐ zhì ]

    1.用手指抓搔。

  • 8、枝指[zhī zhǐ ]

    1.大拇指旁歧生之指。

  • 9、枝洔[zhī zhǐ ]

    1.河流分支处的小洲。

  • 10、植植[zhí zhí ]

    1.草木丛立貌。

礩滞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难通的说法。
  • 2、1.犹滞想。
  • 3、1.积压的讼案。
  • 4、1.迟钝固执。
  • 5、1.积压的事务。
  • 6、1.指郁积之气。
  • 7、1.积滞的尘秽。
  • 8、1.中医指痢疾。
  • 9、1.凝聚心头的想念。
  • 10、1.货物积压,卖不出去。
  • 11、1.淤积的血液。
  • 12、1.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。亦指滞淹之人。 2.闭塞,不通畅。
  • 13、1.拘泥和疑虑。
  • 14、1.疑难的意义。
  • 15、1.谓长期供职。
  • 16、1.受压制。
  • 17、1.长期旷废。 2.长久停留。 3.谓久雨不停。
  • 18、1.谓臃肿而不灵活畅通。
  • 19、1.停止运用。
  • 20、1.久游未归。亦指久游未归的人。
  • 21、1.谓偏执一端。
  • 22、1.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。
  • 23、1. 昆虫等在生活史上的某一阶段发育缓慢或停止繁殖。
  • 24、1.凝聚,凝结;不活动。

礩滞的相关查询

礩滞的意思解释、礩滞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