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ǎn shī  ]
  • ㄕㄢˇ ㄕ
  • UW NNGT

闪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忽隐忽现的样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忽隐忽现的样子。

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天吴 乍见而髣髴,蝄像暂晓而闪尸。”
李善 注:“闪尸,暂见之貌。”
吕向 注:“暂晓谓暂见即没也。闪尸,疾见皃。”
唐 任华 《怀素上人草书歌》:“千魑魅兮万魍魎,欲出不可何闪尸。”

闪尸(shan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缮饰[shàn shì ]

    1.修理整治。

  • 2、擅师[shàn shī ]

    1.统率军队。

  • 3、擅市[shàn shì ]

    1.独占市场。

  • 4、擅事[shàn shì ]

    1.独揽权力。

  • 5、擅势[shàn shì ]

    1.独揽权势。

  • 6、擅室[shàn shì ]

    1.独霸家政。

  • 7、擅适[shàn shì ]

    1.擅自处罚。

  • 8、膳食[shàn shí ]

    1.指日常进用的饭菜。

  • 9、删诗[shān shī ]

    1.指孔子删《诗》之说。出自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。谓古者诗三千余篇,及至孔子,去其重,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,孔子皆弦歌之,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。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,所言必有因而然,多信之。然亦有疑者。如唐孔颖达于《诗谱序疏》中称:"如《史记》之言,则孔子之前,诗篇多矣,案书传所引之诗,见在者多,亡逸者少,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,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,未可信也。"更有甚者,如清崔述则以《论语》有"诗三百"之语,断言"当孔子之时,已止此数,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。"考今存《诗经》三百零五篇内容,历岁久远,布地

  • 10、删拾[shān shí ]

    1.删削捡取。

闪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尸位而昏昧。
  • 2、1.主持盟会。
  • 3、1.亦作"尸皮子"。 2.詈词。指衣服。
  • 4、1.谓临终进谏。
  • 5、1.犹尸位。
  • 6、1.命案中死者的亲属。
  • 7、1.如尸体般躺卧。
  • 8、1.尸体失落。
  • 9、1.尸体。
  • 10、1.指古代大夫的祭礼。
  • 11、人的尸体:将尸首停在床榻上。
  • 12、1. 像死尸一样苍白。如:因营养不良而尸白的眼圈。
  • 13、1. 一种迷信的传说,说是在灵床上的尸体会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复活起来又叫“诈尸”。
  • 14、1.棺材、柩车或坟墓上覆盖的厚布。
  • 15、1.人命案的现场。
  • 16、1.载尸柩的车子。
  • 17、1.主事之臣。 2.犹尸位之臣。指居位而无所作为的臣子。
  • 18、1.滋生在腐烂尸体上的虫。 2.道家谓人体内有尸虫,伺人失误,凡庚申日向上帝进谗以求飨。唐柳宗元有《骂尸虫文》。
  • 19、1.谓臣见君非而不谏,徒被宠幸。
  • 20、1.古代祭祀时,尸所居的更衣帐。
  • 21、1.谓病重脱形如尸。
  • 22、1.验尸单格。也称验状﹑尸单。
  • 23、1.死者的遗骨。
  • 24、1.犹尸位。

闪尸的相关查询

闪尸的意思解释、闪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