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ān shí  ]
  • ㄕㄢ ㄕˊ
  • MMGJ RWGK

删拾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删削捡取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删削捡取。

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:“吕不韦 者, 秦 庄襄王 相,亦上观尚古,删拾《春秋》,集六国时事,以为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为《吕氏春秋》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得子固书因寄》诗:“旧学待鐫磨,新文得删拾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对文字之美恶有所删削取舍。

《史记·卷一四·十二诸侯年表》:「吕不韦者,秦庄襄王相,亦上观尚古,删拾春秋,集六国时事,以为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为吕氏春秋。」
宋·王安石〈得曾子固书因寄〉诗:「旧学待镌磨,新文得删拾。」

删拾(shan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缮饰[shàn shì ]

    1.修理整治。

  • 2、擅师[shàn shī ]

    1.统率军队。

  • 3、擅市[shàn shì ]

    1.独占市场。

  • 4、擅事[shàn shì ]

    1.独揽权力。

  • 5、擅势[shàn shì ]

    1.独揽权势。

  • 6、擅室[shàn shì ]

    1.独霸家政。

  • 7、擅适[shàn shì ]

    1.擅自处罚。

  • 8、膳食[shàn shí ]

    1.指日常进用的饭菜。

  • 9、删诗[shān shī ]

    1.指孔子删《诗》之说。出自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。谓古者诗三千余篇,及至孔子,去其重,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,孔子皆弦歌之,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。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,所言必有因而然,多信之。然亦有疑者。如唐孔颖达于《诗谱序疏》中称:"如《史记》之言,则孔子之前,诗篇多矣,案书传所引之诗,见在者多,亡逸者少,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,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,未可信也。"更有甚者,如清崔述则以《论语》有"诗三百"之语,断言"当孔子之时,已止此数,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。"考今存《诗经》三百零五篇内容,历岁久远,布地

  • 10、善时[shàn shí ]

    1.谓善于把握时机。 2.谓珍惜一季的时间。 3.吉时。

删拾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收拾。
  • 2、①拾取:拾掇谷种无余遗。 ②整理;修理:拾掇房间|这些破农具拾掇一下还能用。 ③整治;惩罚:我派人去好好拾掇拾掇他。
  • 3、1.轮流射矢。
  • 4、1.翻检。
  • 5、1.谓收拾遗骨改葬。
  • 6、1.拾取别人扔掉的废品等物。亦用以指拣取史料之类。
  • 7、1.逐级登阶。
  • 8、1.收集。
  • 9、1.拣取。
  • 10、芥:小草。捡拾地上的小草。比喻取之极易:以此取科第,如拾芥耳。
  • 11、1.犹概括。
  • 12、收集某方面的零星材料。多用于文章标题。
  • 13、1.木名。传说用以做棒可杀鬼,用以做器物可压邪。
  • 14、1.什么。
  • 15、1.见"拾尘"。
  • 16、1.收拾,整理。
  • 17、1.见"拾青紫"。 2.见"拾地芥"
  • 18、1.拾取汁水。比喻事情不可能办到。
  • 19、1.犹习诵。
  • 20、1.撞头,用头去撞。
  • 21、1.更迭投壶。
  • 22、1. 拾到的别人遗失的东西。如:拾物招领处。
  • 23、1.重重包裹。
  • 24、①拾取他人的遗失物。也比喻轻而易举:道不拾遗|举秦如鸿毛,取楚若拾遗。 ②补录缺漏。也指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:拾遗汉事|拾遗补缺|补过拾遗。 ③唐代谏官名。

删拾的相关查询

删拾的意思解释、删拾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