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ì táo  ]
  • 一ˋ ㄊㄠˊ
  • QKQP QIP

逸逃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逃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逃亡。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后值 孙恩 贼出 吴郡”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《晋安帝纪》:“孙恩 一名 灵秀,琅邪 人,叔父 泰 事五斗米道,以谋反诛。

恩 逸逃於海上,聚众十万人,攻没郡县。”

逸逃(yi tao)同音词

  • 1、衣绦[yī tāo ]

    1.衣带。

  • 2、一陶[yì táo ]

    1.在一窑中陶冶。比喻在同一教化之下。 2.方言。一起,一处。

  • 3、一淘[yì táo ]

    1.疏浚一次。 2.方言。犹一起。 3.方言。一伙;一群。

  • 4、议讨[yì tǎo ]

    1.商讨。

  • 5、衣幍[yī tāo ]

    1.便衣与便帽。

  • 6、猗陶[yī táo ]

    1.春秋战国时大富商陶朱公(范蠡)和猗顿的并称。后用以泛称富户。

逸逃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逃走流亡。 2.指逃亡的人。
  • 2、1.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。语本唐聂夷中《咏田家》:"我愿君王心,化作光明烛;不照绮罗筵,只照逃亡屋。"
  • 3、1.谓充军者逃离部伍。
  • 4、1.逃跑;叛逃。
  • 5、1.为躲避不利环境或事物而迅速或悄悄离开。
  • 6、1.指无票乘坐车船或无票进剧场﹑电影院看影剧等。
  • 7、1.犹潜逃。
  • 8、犹“避秦”。避乱:此处可逃秦。参见“避秦”(650页)。
  • 9、1.逃避推卸罪责。
  • 10、1.犹逃犯。 2.逃避人世。
  • 11、1.逃跑离散。 2.指逃亡离散之人。
  • 12、1.谓隐居。
  • 13、1.犹逃匿。
  • 14、1.谓作战时败逃受伤。
  • 15、1.逃命,藏身。
  • 16、1.逃出危险境地,以保全生命。
  • 17、1.古大石名。传说石从他处逃来,故名。
  • 18、1.逃避现实。
  • 19、犹“避世”。谓隐居不仕:老夫逃世久,坚坐听阴晴|嵇阮能逃世,终非出自然。
  • 20、1.逃亡,逃跑。
  • 21、1.逃归佛门。
  • 22、1.逃往,逃去。
  • 23、1.犹逃学。
  • 24、1.亦作"迯暑"。 2.消暑;避暑。

逸逃的相关查询

逸逃的意思解释、逸逃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