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犹逃亡。
⒈ 犹逃亡。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后值 孙恩 贼出 吴郡”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《晋安帝纪》:“孙恩 一名 灵秀,琅邪 人,叔父 泰 事五斗米道,以谋反诛。
引恩 逸逃於海上,聚众十万人,攻没郡县。”
1.衣带。
1.在一窑中陶冶。比喻在同一教化之下。 2.方言。一起,一处。
1.疏浚一次。 2.方言。犹一起。 3.方言。一伙;一群。
1.商讨。
1.便衣与便帽。
1.春秋战国时大富商陶朱公(范蠡)和猗顿的并称。后用以泛称富户。
逸逃的意思解释、逸逃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