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ò yù  ]
  • ㄇㄛˋ ㄩˋ
  • LFOD KWGJ

默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暗中晓喻。

⒉  谓暗中知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暗中晓喻。

明 张居正 《答蓟辽总督方金湖计处板升逆种书》:“此中大有计策,公宜默喻之,不可令 那吉 知也。”

⒉  谓暗中知晓。

朱自清 《怀魏握青君》:“他对于别人,也能知道;但只默喻着,不大肯说出。”

默喻(mo yu)同音词

  • 1、默寓[mò yù ]

    1.暗中寄托。

  • 2、默语[mò yǔ ]

    1.沉默或言说。语出《易.系辞上》:"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" 2.比喻隐显。

  • 3、磨鋊[mó yù ]

    1.磨光。

  • 4、魔芋[mó yù ]

    又称“”。单子叶植物,天南星科。多年生草本。地下块茎扁球形。先开花,后长叶。产于中国和越南。块茎富含淀粉,经石灰水漂煮后可食用或酿酒,或作工业上的糊料;也可入药,能攻毒消肿。

  • 5、沫雨[mò yǔ ]

    1.谓骤雨成潦,上浮泡沫。

  • 6、墨鱼[mò yú ]

    1.乌贼的俗称。

  • 7、墨玉[mò yù ]

    1.黑色玉石。

默喻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名医。传说为黄帝时人。
  • 2、1.开导教育。
  • 3、1.开导勉励。
  • 4、1.形容;比称。
  • 5、1.表明意思。
  • 6、1.谓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。
  • 7、1.亦作"喻指"。 2.知晓旨意;喻示旨意。
  • 8、1.见"喻旨"。
  • 9、培伦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四川内江人。留学日本,加入同盟会。曾制造炸弹,组织暗杀团,先后到汉口、北京谋刺清两江总督端方和摄政王载沣,均未成功。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,弹尽力竭后被俘牺牲。
  • 10、世明言即“古今小说”(74页)。
  • 11、以利害喻:使人知道。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。
  • 12、之以理喻:晓喻,开导。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。
  • 13、頨顶1.凹陷的头顶。
  • 14、僪佹1.神奇怪异。
  • 15、鐍闭1.封锁关闭。
  • 16、鐍锁1.关锁。
  • 17、鐍围1.封锁包围。
  • 18、鐍钥1.锁和钥匙。喻关锁。
  • 19、齵差1.参差不齐。
  • 20、齵齿1.牙齿参差不齐。
  • 21、蝺偻1.驼背。
  • 22、悇悑1.忧惧惊恐。
  • 23、悇憛1.忧苦悲伤。
  • 24、尉迟1.复姓。唐有尉迟敬德。见两《唐书》本传。 2.古代于阗王姓。和阗语vi?a'(梵语vijaya﹐vijita)音译。

默喻的相关查询

默喻的意思解释、默喻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