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uí tà  ]
  • ㄔㄨㄟˊ ㄊㄚˋ
  • RTGF RDP

捶挞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杖击,鞭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杖击,鞭打。

《晋书·乐志下》:“中书令 王珉 与嫂婢有情,爱好甚篤,嫂捶挞婢过苦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教子》:“骄慢已习,方復制之,捶挞至死而无威,忿怒日隆而增怨。”
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设誓》:“昔日 陶侃 之僕,常遭主人捶挞。”
清 陈天华 《狮子吼》第二回:“数十人如驱牛羊,稍不前即加捶挞,或即杀之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鞭打、抽打。

《五代史平话·梁史·卷上》:「朝廷虽加存恤蠲免,余税实无可征。而州县文移督趣甚急,动加捶挞。」
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第一三出》:「昔日陶侃之仆,常遭主公捶挞。」

捶挞(chui ta)同音词

  • 1、棰挞[chuí tà ]

    1.拷打。

捶挞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用鞭和竹板子打。
  • 2、1.鞭打。 2.引申为欺凌。
  • 3、1.《诗.商颂.殷武》:"挞彼殷武﹐奋伐荆楚。"毛传:"挞﹐疾意也。"原意为迅速攻伐﹐后挞伐连用﹐为征讨﹑讨伐之意。 2.泛指声讨。
  • 4、1.鞭打处罚。
  • 5、1.鞭打。 2.泛指殴击。
  • 6、1.打架。
  • 7、1.挞辱﹐凌辱。
  • 8、1.笞打小腿。
  • 9、1.挞辱。
  • 10、1.蝴蝶的别名。
  • 11、1.鞭打侮辱。
  • 12、1.犹结局。
  • 13、1.在市朝中受到鞭打之罚。谓在大庭广众中受到羞辱。语出《书.说命下》:"子弗克俾厥后惟尧舜﹐其心槐耻。若挞于市。"
  • 14、1.打通。
  • 15、1.旧时腰带下插的垂头。根据官阶高下﹐分别以金玉犀银铜铁为饰。
  • 16、1.拷问。
  • 17、1.攻击指责。
  • 18、嗒然1.形容身心俱遣﹑物我两忘的神态。 2.形容沮丧怅惘的神情。
  • 19、沓蔼1.繁盛茂密。
  • 20、沓潮1.谓前潮未尽退而后潮叠至的潮水。
  • 21、沓出1.纷繁出现。
  • 22、沓沓1.语多貌。 2.重重叠叠。 3.疾行貌。 4.形容声音嘈杂。
  • 23、沓风1.病名。风病。
  • 24、沓合1.重叠。

捶挞的相关查询

捶挞的意思解释、捶挞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