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à tà  ]
  • ㄊㄚˋ ㄊㄚˋ
  • IJF IJF
  • AA式

沓沓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语多貌。

⒉  重重叠叠。

⒊  疾行貌。

⒋  形容声音嘈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语多貌。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《诗》曰:‘天之方蹶,无然泄泄。’泄泄,犹沓沓也。”
《诗·大雅·荡》“如沸如羹” 汉 郑玄 笺:“其笑语沓沓,又如汤之沸,羹之方熟。”

⒉  重重迭迭。沓沓,一本作“合沓”。

唐 张循之 《巫山高》诗:“巫山 高不极,沓沓状奇新。”

⒊  疾行貌。

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神之行,旌容容,骑沓沓,般纵纵。”
颜师古 注:“沓沓,疾行也。”
宋 洪迈 《夷坚乙志·全师秽迹》:“见大神持戈戟幡旗,沓沓而入。”

⒋  形容声音嘈杂。
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九〇引 唐 无名氏《东阳夜怪录》:“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。”
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金山竞渡》:“晚则万艓齐开,两岸沓沓然而沸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弛缓、懒散的样子。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「诗曰:『天之方蹶,无然泄泄。』泄泄犹沓沓也。」

⒉  形容话很多的样子。

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「如沸如羹」句下汉·郑玄·注:「其笑语沓沓,又如汤之沸、羹之方熟。」

⒊  快速行走的样子。

《汉书·卷二二·礼乐志》:「神之行,旌容容,骑沓沓,般纵纵。」

沓沓(ta ta)同音词

  • 1、塌趿[tā tā ]

    1.方言。形容目闭失神之貌。

  • 2、塌塌[tā tā ]

    1.象声词。 2.塌实,放心。

  • 3、誻誻[tà tà ]

    1.多言貌。

  • 4、踏趿[tà tā ]

    1.形容不振作,不顺当。 2.迟缓貌。

  • 5、踏踏[tà tà ]

    1.亦作"蹋蹋"。 2.象声词。马蹄声;脚步声。 3.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。

沓沓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繁盛茂密。
  • 2、1.谓前潮未尽退而后潮叠至的潮水。
  • 3、1.纷繁出现。
  • 4、1.语多貌。 2.重重叠叠。 3.疾行貌。 4.形容声音嘈杂。
  • 5、1.病名。风病。
  • 6、1.重叠。
  • 7、1.纷繁聚集。
  • 8、1.套柜。
  • 9、1.纷纷到来。
  • 10、1.汹涌的波浪。
  • 11、1. 纷杂混乱。如:野草沓乱。
  • 12、1.犹沓贪。
  • 13、1.贪污。
  • 14、1.谓轮奸。
  • 15、1.群舞貌。 2.纷乱貌。
  • 16、1.多舌,多话。
  • 17、1.贪婪。
  • 18、1.涾。相重貌。 2.拖拉,不利落。
  • 19、1.贪得而卑下。
  • 20、1.纷乱貌。
  • 21、1.纷乱。
  • 22、1.亦作"沓嶂"。 2.重重叠叠的山峰。
  • 23、1.见"沓障"。
  • 24、1.纷纷到来;接连而至。

沓沓的相关查询

沓沓的意思解释、沓沓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