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咆咻”。
⒉ 大声叫嚣。形容人的桀骜不驯。
⒊ 形容勇猛豪迈。
引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剋剪方命,吞灭咆烋。”张载 注:“咆烋,犹咆哮也。”李周翰 注:“言咆哮不宾者皆除剪吞灭之。”《明史·西域传一·哈密卫》:“﹝ 哈密 ﹞使臣犹久留,大肆咆烋。”
引北魏 荀济 《赠阴梁州》诗:“大选咆咻士,广募嫖姚尉。”
⒈ 骄傲气盛的叛乱者。
引《文选·左思·魏都赋》:「克翦方命,吞灭咆烋。」
1.袍子的袖管。
1.见"咆烋"。
1.喻执政之臣。
1.亦作"炰哮"。亦作"炰虓"。 2.猛兽怒吼。亦形容人嚣张或暴怒。 3.指嚣张跋扈的人。
1.精美的肴馔。
咆烋的意思解释、咆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