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ù bū  ]
  • ㄈㄨˋ ㄅㄨ
  • QM SPI

负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拖欠。亦指拖欠的钱财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拖欠。亦指拖欠的钱财。

唐 韩愈 《南海神庙碑》:“於是免属州负逋之緡钱廿有四万,米三万二千斛。”
清 张明弼 《冒姬董小宛传》:“姬时有父多嗜好,又荡费无度,恃姬负一时冠絶名,遂负逋数千金。”

负逋(fu bu)同音词

  • 1、敷布[fū bù ]

    陈述:未敢敷布腹心。

  • 2、旉布[fū bù ]

    1.布散。

  • 3、俯步[fǔ bù ]

    1.俯身而行。

  • 4、负哺[fù bǔ ]

    1.抱养哺育。

  • 5、负步[fù bù ]

    1.徒步。

  • 6、赙补[fù bǔ ]

    1.赠送丧家财物以助其不足。

  • 7、赙布[fù bù ]

    1.赠给丧家的钱财。

  • 8、覆部[fù bù ]

    1.亦作"覆蔀"。 2.覆盖。

  • 9、覆瓿[fù bù ]

    1.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。亦用以表示自谦。 2.犹覆盆。

  • 10、覆蔀[fù bù ]

    1.见"覆部"。

负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欠交的租钱。布,古代指钱币。
  • 2、1.指逃散的残敌。 2.指逃散馀留的百姓。
  • 3、1.逃亡之臣。
  • 4、1.亦作"逋?"。 2.懈怠松弛,不尽责。 3.拖欠。
  • 5、1.逃寇。
  • 6、1.逃窜。
  • 7、1.犹逋慢。
  • 8、1.借贷官物,逃匿不还。 2.指借贷官物拖欠不还。
  • 9、1.离职游荡;散漫游荡。 2.流散。
  • 10、1.逃亡。
  • 11、1.见"逋惰"。
  • 12、1.亦作"逋堕"。 2.拖延怠惰。
  • 13、1.乱发。
  • 14、1.拖欠赋税﹑债务。 2.指未偿的仇恨。 3.拖欠;短少。
  • 15、1.未交的赋税。 2.指逃避赋税。
  • 16、1.逃亡﹑减少。
  • 17、1.欠交赋税的人家。
  • 18、1.拖欠;延缓。
  • 19、1.贬称流寇。
  • 20、1.犹积欠。
  • 21、1.谓逃避或抗交租税。
  • 22、1.旧指交易中的拖欠刻剥现象。
  • 23、1.逃离的人。 2.避世之人;隐士。 3.漂泊流亡的人;失意的人。
  • 24、1.欠交的赋税。 2.指拖欠赋税。

负逋的相关查询

负逋的意思解释、负逋的拼音怎么读?